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要素资源
视角下的
干部工作

  当前,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背景下,中央主动作为,下大决心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换挡。各地也积极响应,纷纷出招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等要素利用效率,希冀以挖掘现有要素潜力方式,释放更多生产力。但在聚焦土地、资本等要素同时,应注重优先开发干部资源。

  干部资源是一座富矿。首先,我国干部基数大,基本素质较好,是优质的人力资源。当前,社会上对干部能力水平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其实大多数干部具有较强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进取精神,只是由于资源开发不足、外部环境制约等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其次,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热”持续保持高温,而干部从体制内自主流出非常少,流入大于流出,确保了干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再次,当前在对干部的管理使用上,人事管理的理念仍偏多、偏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偏轻、偏少,客观上造成干部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蕴含潜力巨大。

  以资源视角做好干部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要珍惜干部资源。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干部人事工作,而逐步积累起来的,来之不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业选择多元等,也会出现精英人才不愿来,优秀人才留不住的局部供给不足等情况,要有忧患意识。组织人事部门应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格外珍惜干部,以爱才、惜才之心做好干部工作,以将合适的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为乐,以培养造就干部为乐,以帮助干部发掘自身潜力为乐。

  二要开发干部资源。当前形势下,不应再将组织人事部门视作服务中心工作的保障部门,而应将其作为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干部资源开发,释放潜在生产力,缓解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带来的压力,为转型赢得时间与空间。以干部资源开发为突破提高各要素利用效率。干部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对其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当前情况下,一个区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生产力水平与当地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应当格外重视将那些懂得市场经济,尊重市场规律,善于发掘市场内在动力的干部选配到合适岗位。

  提高干部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党历来坚持党管干部,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配置的操作主体,肩负重任。应努力做到遵循规律,适时适宜适度使用干部资源,不提前采摘干部资源,不延误干部最佳使用期,使干部使用达到人、事、时有机统一。当前,亟需探讨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干部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的问题。从整体看,主要有两种配置:

  一种是干部资源在体制内外之间的配置。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个体在政府和企业间的配置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从根本上说,当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从政府向企业重新配置时,他们会通过诸如对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等具有生产效率的方式创造价值和财富。当前,大量优质人力资源集聚于干部群体中,可在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基础上适度调配,引导其中富余部分向其他行业转移。从根本上说,需要建立完善流动机制,畅通流动渠道,降低流动的机会成本,当前则应适度鼓励流动。

  二是干部资源在体制内部的配置。强调匹配,重在发挥干部资源和职位资源的整体作用,关键是坚持能岗相适原则,将合适的人配置至合适岗位。要达到这一目的,需着重解决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能力素质了解掌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应将主要精力花在日常了解干部上,在选拔任用中既注重程序,更注重内容与实质;既注重选拔任用的过程,更注重平时对干部了解的基础工作,从而为配置干部提供准确依据。其次,应在组织人事部门统筹下,引入竞争与比选,目的是拓宽选人视野,建立广泛参与的选人平台,帮助优秀干部破除“论资排辈”,实现脱颖而出。当然,也要研究解决好“比什么”、“怎么比”的问题,防止出现“高分低能”、“形式重于内容”等情况发生。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要素资源
视角下的
干部工作
2014-10-24 3617956 2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