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浙江记忆

深巷古韵 在水一方

  项 云

  松阳的老街俗称南直街,位于小城的南门。如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它,有别于新城的橙黄欧意,它是灰色的。青色的砖,灰色的瓦,老旧的窗花,被几代人把摸过的深棕色木门,在晨里闪着年轮的光。

  小城有着1800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老街的留存是一个索引,它的平和古韵,不是豪华铺就的马头墙。它的烟火气息,不是商贾林立的见缝插针,它的沉静故我,一如仓央嘉措的诗句:“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寂静欢喜。”

  “吱呀”一声犹如晨光中荡开的涟漪,从这声启门开始,老街复苏着一日又一日的等待。

  老街呈现的是散漫的节奏,朴素自然。穿着蓝色布卦衫的奶奶从门里探出头来,看一眼无人的街道,梳子服帖着头皮,一丝不苟的将银丝扎起。二楼的木窗被推开,媳妇抖起红绿的锦被,就着日光挂在栏杆上。对门的阿公提着篮子,里头放着装豆腐脑的碗与零钱,后面跟着个睡眼惺忪的孩童。渐渐的人头攒动起来,三姑六婆交谈今早的新闻,车夫踩着三轮车悠悠经过。人们互相寒暄示好,却并不着急离去。家居的人们开始拎出煤炭炉生火,随着芭蕉扇摆动,炉火冉冉腾起。一米多宽的青石板,幽深的伸向远方……

  阳光照进门扉。白发苍苍的老妪,和往常一样掀开杂货摊上的蓝印花布,拿出新的扇面做年轻时的女红,穿针引线。偶尔抬手拿针线滋一下头发,看一眼街巷深处,犹似在思忆逝去的岁月。编蔑篮的、扎花圈的、剃头店、麦秆扇编织、钉秤的,人像绘画、草药铺、打铁店……各自开始一天的营生。光顾的大都是些老主顾,在边谈边笑中就达成了默契。

  日已近午,随意寻一家面店吃面。“佰仙面馆”,厅里放着两个旧方桌,几把老旧的木椅,穿过门厅向里,湿润的青砖上摆放着几盘幽兰,砖墙缝里生着青苔。女主人40多岁,清爽利落,早早的把面和好,将新鲜的猪肠放在大灶里淖水烧制。男人带着笑意添着柴火,见女人拿不起装满猪肠的锅,便赶紧接过,虽无言语,却默契有致。沿街叫卖自家菜的,进来叫了碗面。宽而白,柔而韧,铺上红的酒糟肚肠、黑的梅干、绿的香菜,衬着蓝花白底的海碗,别样风情。

  黄昏余晖渐盛。劳作一天的汉子,独坐门前小桌,自斟一杯,慢慢缀饮。酒足饭饱,约老友石桌前杀上几盘,真真是“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边上几位老人,谈三国故事,议古论今……

  曲转迂回,行至巷深。

  一处古旧的门楣,木匾上火刻“三九房”,斑驳的砖墙上爬满绿植,藤蔓伸展到屋檐,如一帘绿梦。不知谁家的石榴树斜出三两枝,沉甸甸的挂满了枝头。一群鸽子在院墙上悠闲地梳理着羽毛,多了一点闲适。小巷幽深,每一条巷,都有它的终点,独径悠长,在通往松阴溪时,戛然而止。

  面江、望山、凭栏,那应是老街的尾声……


浙江日报 浙江记忆 00021 深巷古韵 在水一方 2014-10-24 3665280 2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