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浙江记忆

文章导航

科学保护探新路 合理利用传文脉

杭州:历史建筑保护树范例

  科学保护探新路 合理利用传文脉

  :

  历史建筑保护树范例

  文 / 成 果 陈悟宪

  收拾家具、整理衣柜……10年前的8月5日,孩儿巷98号宅院。住了多年的钱先生及邻居,搬离这处古宅。“政府听取热心市民的建议,明天起将进行全面修缮。”

  原来,这古宅颇有来头。据考证,此处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宅基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就写于孩儿巷中。现存宅院是一幢晚清民居。整治修缮前,住有几十户居民,搭建严重,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经专家考察,认定它“是杭城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具重要的文物、历史价值”。

  修缮重生的孩儿巷98号,在总体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变身为陆游纪念馆及下城区文史馆,占地面积956.7平方米。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展示下城区历史名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窗口。

  “孩儿巷98号老宅的变迁,是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精彩一笔!”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先木表示,近些年来,类似这样的历史建筑,杭州已保护修缮了280处。对此,国内相关专家更是赞许有加:杭州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有独到的认知,独具的眼光,独特有力的举措,创造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杭州模式”,走出了一条“城市保护与更新”并举的新路!

用法律保护“城市记忆”

 ——历史建筑获空前重视

  “8000年的文化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疑是杭州的‘金字招牌’。”作为杭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悄然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历史建筑,见证着城市发展的脉络,记录着杭城发展的历史,浓缩着各个时代的人文内涵。至今保存着从吴越到南宋、明、清以来的传统建筑,多达8000多处,自是名城的一笔宝贵遗产,是一部印记城市凝固历史的无字书,因稀缺和不可再生而弥足珍贵。

  “杭州的传统建筑风格,可归结为:三吴都会风范、江南水乡特色、中西交融风格、东方园林典范。”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巡视员李天太认为,既有历史古都皇家的大气风范,又有江南民居小桥流水的朴实无华,更有开放舒展的胸怀,汲取传承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无处不透露出群雄都会的繁华和气势,无处不蕴含着自然和谐、精致细腻的人文气息,也铸就了杭州历史建筑“天人合一”、“格古韵新”的独特风韵。

  历史建筑够不上文保级别,得不到《文物法》的保护。然而一旦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还存有多少内涵与价值?曾几何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拆毁旧区、拓宽道路、建设高楼等“拆旧立新”模式,成为城市建设的普遍做法。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大拆大建”的危害性,幡然醒悟。

  “拆老房子就是断‘文脉’,必须对历史负责,保护好这些城市的历史记忆!”杭州的决策者们觉察得早,觉悟得快,转而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城建观。2005年起,全面启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严格规定对50年以上或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均不得拆除,进行“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率先”。

  2004年底,市政府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次年,在市住保房管局下设立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修缮整治等的专业管理与指导。随之,各城区也建立或明确了相应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健全政策体系,推动有法可依。早在2004年起,杭州市就相继出台了“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及“保护利用规定”等系列配套政策。2013年以来,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使杭州市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进入了法制化的新时代。

  “难能可贵的是,保护条例的创新与超前。”市住保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是建立了先予保护制度,对可能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从法律上给予优先保护,从补偿机制上对“建新”与“护旧”这一对矛盾提供了平衡点;二是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严格规范了历史建筑整修、使用等措施与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确立在法律层面,为每处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使用、修缮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坚持规划先行。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上,制定了4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图则,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修缮办法。从普查入手,摸底调查全市“老房子”,登记造册,做到保护“零遗漏”。不断拓展保护范畴、保护类型、保护地域,对可能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实行“先行保护,再行论证”的程序。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参考历史档案,注重建筑多样性,因地制宜、一幢一策……市、区两级住保房管部门通过保护、改善、整饬、拆除、更新、保留等模式,以实现“活态”保护,存历史真实、显风貌完整、体现生活延续和人文自然融合,焕发昔日风采,提升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

  老房子要保护,原住民和产业形态也应继续。针对原住民的不同意愿,在国内率先出台了“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允许自主挑选不同的安置方式。如愿意搬迁,就可拥有更大更好的住房;如申请自行保护修缮,就在原地段安置,根据条件适当扩面;要求“自保”但经济有困难的,由政府提供资助。小河直街等的搬迁整治工程中,此政策受到了居民广泛认可。杭州成功走出了一条多元主体共建、共赢的保护之路!

以创新提升科技水平

 ——杭州“历保”树全国标杆

  西湖边,长生路口,青砖黛瓦的里弄式建筑引人注目。石库门门楣上,刻着“湖边邨”3字,建于上世纪30年代。门楣浮雕、清水砖墙、屋顶露台、百叶窗扇、青石板路等,整个建筑群落透着浓郁的民国范儿。

  湖边邨弄堂最深处,便是民国时的花园别墅“隐庐”。墙面呈“拉丝”状,凹凸有致,用手一摸很有质感。据说,这种墙面的技艺早已失传……

  “修旧如旧,西湖边的老建筑‘复活’了!”然谁能想到,修缮前这里的破败景象:住着90多户居民,搭了不少违建,墙面油漆脱落,空调外机凌乱,整个环境跟西湖格格不入……这一切,都是修缮工程的杰作,凭借的是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的科研攻关、创新发明。

  历史建筑保护,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项新兴工作,处于探索性阶段,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很少。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不畏困难,主动作为,锐意创新,广泛汲取社会各界建议,积极探索创新“历保”工作思路,做了不少开创性工作。尤其是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升保护技术,积累了一整套具有杭州特色的突破性成果。“隐庐”外墙面的“拉丝”技术等,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工艺难掌握,传统工艺与新材料难结合,是历史建筑外墙保护性修复的重大难题。2012年,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与同济大学合作,进行研究攻坚。终于探索出有效途径:针对清水砖墙、水刷石、水磨石、干粘石、水泥拉毛等各类外墙表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修复流程;提出了外墙表层修复技术导则,操作性较强。被列入2013年度省、市建设科研和推广项目。

  启动“老旧房屋墙体防潮技术研究”课题,破解了墙体潮湿的主因,积累了宝贵经验。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墙体防潮技术,为江南地区提升老旧房屋居住环境品质,确保墙体安全提供了可推广使用的技术支撑……”

  技术手段的大量创新,为杭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八成以上的历史建筑实现了“华丽转身”,在全国树立了行业标杆。湖边邨历史建筑保护项目,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做了大量细致的修缮,不仅较好地修复了历史风貌,内部还按照功能进行了合理更新,大幅提升了结构安全性、保温隔热性能、配套水电设施、消防预警能力。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平远里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对坡屋顶、外立面、墙体、楼地面、入口山花、门楣雕花等部位,按原风貌、原结构和相近工艺,进行保护性修复。通过系列先进的保护措施,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建筑本体的防水防潮、隔音降噪、隔热保温性能,实现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新突破……

  历史建筑留下了城市发展的痕迹,饱含着从过去时代传递下来的信息,是城市记录的真实载体,文献记载无论多么动人有趣,在客观上都比不上历史遗存的真切实在。从2005年开始,市住保房管局针对历史建筑的独特性,孜孜以求,实现着“城市记忆”的承载与存留、拯救与更新、追溯与见证。

  “九星里历史建筑群,建于上世纪20年代,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是典型的里弄式民居建筑。” 杭州市历保中心副主任朱立民说,在开展整治清理建筑外部杂乱管线,增设卫生设施,实行白蚁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还为住户开通管道煤气,配备消防设施。“2012年底,在外过渡的20多住户喜洋洋回迁,这无疑是对‘历保’工作的肯定。”

  梵天寺遗址建筑群,建于民国时期,为省军区后勤部六一幼儿园所在地。立足历史建筑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以及最低干预度,采用传统工艺修复了历史建筑内外风貌,检修加固原有木结构,更新改造杂乱水电管线,增设了卫生间、楼梯等必要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幼儿园教学使用功能需要……

  至今,市政府公布的336处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中,已有八成以上得到了精心修缮和保护,重新焕发昔日风采。而且由于保护出色,省电话局旧址、蒋宅等20处上升为市级文保,叶汉祥过塘行、俞任元过塘行等8处被列入全国文保。

  “保护历史建筑、传承杭城文脉是一种历史责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杭州市住保房管局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理念,“积极保护、有机更新”,慎始敬终、善作善成,保管好杭州的历史建筑,延续古城文化的“基因”和“遗传密码”……


浙江日报 浙江记忆 00016 杭州:历史建筑保护树范例 2014-10-24 浙江日报2014-10-2400008;浙江日报2014-10-2400011;浙江日报2014-10-2400012;浙江日报2014-10-2400010;浙江日报2014-10-2400014;浙江日报2014-10-2400015;浙江日报2014-10-2400017;浙江日报2014-10-2400018 2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