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父子画家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次子。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连续在中国两所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担任院长,主持并领导了两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其装置作品《融》曾参加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其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既保有了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精妙趣味,又与现代建筑展示空间形成绝佳的融合互动,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情趣和艺术张力,堪称中国传统大写意水墨艺术现代化转型的代表与典范。曾在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圣地亚哥、密歇根、巴黎、威尼斯、布拉格、东京、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广获好评,作品被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私人藏家大量收藏。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潘天寿评传》、《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在人文社科界影响巨大。 曾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国际艺术学院院长网络(IAPN)联席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国家画院顾问、研究员,欧美同学会海归美协主席,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文志 00018 父子画家 2014-10-24 浙江日报2014-10-2400008 2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