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紧盯两大产业 打好两场硬仗

龙游对症下药清污源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蓝正伟

  本报讯 “现在水清了好多,我们也敢出门散步了。”年逾六旬的龙游县庙下乡凉丰村村民涂樟寿回忆,拆除村里的竹产品加工厂前,庙下溪的溪水像酱油一样黑。

  龙游是重点产竹县,全县炭化篾、蒸煮篾加工企业共有69家,炭化、蒸煮工艺的废水年排放高达6万多吨,严重影响了龙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今年6月以来,龙游全面启动竹加工行业的整治提升。

  目前,全县排放不达标的69家炭化、蒸煮篾企业已全部自愿申请退出。整治倒逼转型,龙游已先后组织50余名竹加工企业主赴多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中国林科院等院校的专家举办竹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题培训,已培训100余人。双丰家具厂已新购置了竹木家具专用设备20余台,新开发的竹制家具受到市场欢迎。

  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龙游扶持竹农经营特色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民宿经济,促进竹农增收。目前,总投资10.6亿元的浙江大竹海核心景区“六春湖”项目正在着手实施,总投资5.6亿元的浙江大竹海“黄泥房”群保护开发项目已通过决策咨询。

  生猪养殖污染曾是龙游“五水共治”的拦路虎。面对全县COD排放量60%来自生猪养殖的严峻形势,龙游在全县划定4个禁养乡镇和11个宜养乡镇,并在宜养乡镇按行政村划分禁限养区。累计关停、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1.2万余户,削减生猪饲养量75万余头。

  对畜禽废弃物,当地推行工业化、生态化、无害化处理模式,引导生猪产业转型提升。东华街道方坦村养殖户石建荣通过工业化治理,终端废水COD含量大幅下降。目前,该县保留的791家养殖场中,实施工业化、生态化改造的分别为399家和392家。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今年3月投入运行,至今已处理病死猪20余万头,从源头上杜绝了病死猪随意丢弃等问题。

  截至8月底,龙游灵山江水质已达到二类水标准,上游重现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石斑鱼、青蛳等水生生物;衢江出境水质保持三类水标准;全面消灭垃圾河,新增可游泳的河5条。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龙游对症下药清污源 2014-10-23 3621177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