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杭推出“剧赞”演出季——

经典大戏,深刻的快乐

  本报杭州10月22日讯

  记者 吴孟婕

  10月24日至11月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受钱江晚报之邀,在杭州推出“剧赞”演出季。这是国话成立以来,首次以矩阵的方式,亮相江南。经过反复 “纠结”和讨论,这支话剧“国家队”最终为杭州观众挑选了《死无葬身之地》《哥本哈根》《向上走,向下走》三部压箱底的大剧。用国话院长、97版《死无葬身之地》中朗德里约的扮演者周予援的话说,他们要用纯洁、庄重、高品质、有影响力的作品,在杭州这片“戏剧净土”,种下一些文艺和美学的种子。会结出什么果实?——“包含着宽广的思考空间的、独特而深刻的快乐”。

  昨天下午,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死无葬身之地》导演查明哲“如约”到杭。落地后,吸引他的不是西湖美景,而是一张写着3个标题的小纸片:“零零后现实主义戏剧”“中外戏剧艺术的渊源流变”“戏剧中的人文关怀”——除了护送三出大戏来杭举行发布会,他还要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举行一场特别的讲座。

  有多特别?要先从圈内人称“残酷导演”的查明哲本人讲起:他成功执导了战争三部曲——《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加上后来的《青春禁忌游戏》,犀利深刻的艺术表现力令人震撼,并将戏剧界各项大奖收入囊中;《死无葬身之地》讲述了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一群法国游击队员被俘虏,在面临拷打与酷刑之下做出的种种选择,排练时演员的嚎叫和嘶吼声,几十米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国话公认的“排练中生理和心理消耗最大”的剧组;乍看之下有些玄妙的‘零零后现实主义’的说法,正是学术界对查式作品的界定——直面现实,揭示真相,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冷峻批判现实的同时,更给人温暖和期盼。

  1997年,刚刚留俄归国的査明哲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萨特的经典名作《死无葬身之地》搬上国话舞台,“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原计划的4场演到了40多场。

  萨特的原著侧重对哲理的审视、人性的透析,对话冗长厚重,充满着哲理思辨的艰涩枯燥,查明哲为其注入了丰润流动的色彩、鲜活灵动的节奏。某种程度上,他比萨特更“狠”,不少原著中一笔带过的东西,在立体的舞台上被具象化、被放大。比如剧中有一幕,战友们为了保护游击队长,决定掐死可能会泄密的孩子,这时,孩子会直接蹦到观众席中求救。根据查明哲的暗中观察,这时候大多数人的直接反应是手往后缩,“他们的人性也在经历拷问——‘我能不能救他?’‘我该不该救他?’‘当英雄还是当懦夫?’”。

  17年来,这部一直在小剧场上演的话剧成了“经典保留剧目”阵营中一个“低调而闪耀的存在”:四度重排,每演必火,口碑极高,专门压阵重要场合,锤炼出了冯宪珍、韩童生、牛飘、李梦男、郭涛、廖凡等一批中国话剧最顶级的表演艺术家。

  “离家”最大的障碍,是舞台背景那堵14米宽的审讯室围墙。这堵“高墙”已经先于国话大部队,被小心翼翼地运到杭州,尽管今年5月《死无葬身之地》已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尝试了伸出式大舞台,但换到景深更深的杭州剧院,査明哲又开始重新布局构思。直到昨天晚上十点,在搭台现场,制作人前来询问24日晚现场演出时如何让演员“空降”观众席等细节,他的回答仍是,“我再想想”。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查明哲并不“残酷”,大多数时候,他的面部表情是平和的,常常陷入沉思,或许想的就是诸如演讲主题、舞台置景,以及如何把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吸引到现实主义的舞台这些似乎不存在固定标准、也不一定非得要有答案的事。但它们会像一把凿斧劈在人们内心的冰山上,当你注意到的时候,改变已经发生。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经典大戏,深刻的快乐 2014-10-23 3665128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