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衢州

“国字号”研究院引到“家门口”

助推衢江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区委报道组 俞 锐

  通讯员 刘 威 柳忠林

  本报讯 “我们生产的80级链条每吨只能卖1万元,但国外的100级链条却能以8万元的高价售出,国内企业还没有能力做,高端市场全部被国外企业垄断。”近日,五一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相告。为开发新产品,进军高端市场,去年底,五一机械与中科院常州中心签约成立中科院常州中心(衢州)起重设备研发中心,双方展开深入合作,并陆续对20多个项目进行研发,从而大幅推动企业产值,至8月同比增幅229%。“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中科院常州中心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王晓说。

  在整个机械装备行业形势并不景气的环境下,五一机械的高增长确实令人惊叹。不仅如此,整个衢江区的机械装备企业都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到目前产值同比增长28.79%。此外,作为衢江区第一大主导产业——特种纸业,近4年年均增幅达到35%。2013年,规上特种纸企业达10家,实现产值40.45亿元。今年以来,特种纸产业规模企业增速仍然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

  衢江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主导产业持续较快发展,该区坚持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定向招才引智,特别重视产业服务平台的引进。近年来,该区不仅引进了特种纸配套产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还先后将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中科院常州中心等3家“国字号”研究院引到了“家门口”。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衢州分院于今年7月正式运行,是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在全国仅有的一家分院。虽成立短短2个月,但已与晶鑫纸业、仙鹤特种纸、金昌纸业、维达纸业、鑫丰特种纸等区内外多家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强大并扎根于此的团队才能真正帮扶企业,院长刘文介绍,目前院内共有12位工作人员,其中10人9位研究生已落户安家到衢州。接下来,为进一步壮大特种纸这一主导产业,该分院还将搭建多个平台,包括特种纸质检中心、造纸信息中心、特种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进而为企业提供行业内动态信息、第三方质检等便利。

  此外,同样刚成立3个月的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衢州分院,目前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衢江区循环经济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并与两家工业循环企业接洽,提供相关服务。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22 “国字号”研究院引到“家门口” 2014-10-23 浙江日报2014-10-2300012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