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套取各种扶持资金案件多发——

警惕!偷吃皇粮的硕鼠

  核心提示:

  为鼓励发展某一产业,政府通常会对某些项目实行资金扶持。然而,一些人巧立名目,恶意套取政府扶持资金,不仅导致产业政策难以落地,而且损害国家和企业利益。由于专业性强、手法隐蔽,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难以察觉,亟待引起重视。

  前段时间,一则消息在嵊州炸开了锅:嵊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原主任何德汀因受贿被判刑。“怎么会是他?”很多熟识他的人想不明白。

  因为在他们眼里,何德汀属于那种勤勤恳恳的人,长年累月为农村群众服务。在他指导下,很多农民通过种植雷竹和香榧,走上致富之路。

  事实上,何德汀的落马就和林业扶持资金有关。随着侦查的深入,扶持资金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事,也逐渐浮出水面。

意外:农技专家伸黑手

  圆中带方的脸庞,透着亲和力;一副金丝边眼镜,略带书卷气。这是很多人对何德汀的第一印象。

  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多年,尤其是热心推广“一竹三笋”、“雷竹覆盖栽培”等实用技术,何德汀在当地有相当好的口碑——

  他的业绩有目共睹:在他和同事推动下,嵊州市先后培育扶持13个竹笋专业村。他经常走访的崇仁镇坑口村,竹笋收入从2005年的304万元猛增到2011年的165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从5109元上升到21345元。

  他的头衔和荣誉眼花缭乱:嵊州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曾获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的绿化奖章,获得省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

  但外人不知道,他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家对林业产业化越来越重视,扶持资金也越来越多,一个项目能获得十余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扶持资金。时常面对这块大“蛋糕”,他开始动心了。

  “申请林业项目扶持资金,第一关要过初审。”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组织初审的是县级林业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项目通过初审后,要由当地林业部门向上级申报项目,之后还有验收、资金拨付等程序。而身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的何德汀,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有时甚至可以“一锤定音”。

  何德汀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为一些人的追捧对象。2010年至2014年,嵊州一家农产品食品公司负责人郭某,为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花卉示范项目、嵊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香榧基地等项目,多次请他打“招呼”关照。当然,这招呼不白打,何德汀先后收下“关照费”15万余元。

  经营多家农业公司的李某,2012年以来也多次求助何德汀。何德汀当然“大开绿灯”,在绍兴市森林食品基地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及嵊州市林区道路、高效生态农业等项目的申报、验收及资金拨付等方面,为李某提供便利,先后3次共“笑纳”5万元。

  经法院查明,何德汀先后受贿34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没收个人财产7万元。

  “涉及扶持资金的违法犯罪案件,隐蔽性较强,加上申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不容易被发现。”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痛心:补贴竟成唐僧肉

  事实上,此类案件近年来逐渐增多。

  长期以来,政府设立诸多专项扶持或奖励资金,用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帮助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等。这些资金往往具有无偿资助性质,对企业来说,如果争取到专项资金,就等于收获额外利益。

  扶持资金因此屡屡遭遇“黑手”。10月15日,奉化市畜牧兽医总站原副站长缪国存因涉嫌受贿罪,被奉化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他的行径和何德汀类似:利用自己负责制订该市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规划,指导畜牧业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项目管理和验收等职务便利,在项目申报、专家论证、竣工验收等环节大开方便之门,收受贿赂款共计11万元。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升级版”:一些不具备政策扶持条件的企业勾结官员,采用虚报方式,导致大量政府扶持资金落入不法官员和企业私囊,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

  海宁市农业经济局原副局长李月娇、海宁市水产技术服务站原站长杨剑立,就是这样落马的。两人勾结海宁市方缘水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水根,以公司名义以虚报项目内容、建设面积、工程量和资金等方式,申报2011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同骗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前段时间,3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人套取专项扶持资金后,根本没用作正途,而是尽情挥霍。奉化市曾出现这样夸张的事:该市畜牧兽医总站原站长何建云和该市永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蒋亚伦合谋,以拨付污水生化处理科技推广费的名义,把30万元资金拨付给公司,蒋亚伦再将钱转给何建云。何建云用这钱买了房,被审计部门发现猫腻。10月16日,何建云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相关人士认为,政府扶持资金屡屡成为“唐僧肉”,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存在制度性漏洞:政策执行不公开透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权力过于集中,对项目考察、审批不严格,对资金投放及项目监管不到位,对资金使用情况缺乏有效跟踪。

  “扶持资金审批、发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之风,使不少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和政府官员拉关系上,不仅使扶持资金的作用大打折扣,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关人士认为。

警醒:亡羊还需严补牢

  9月22日,嵊州市农业局产业发展科原科长俞浩均,被嵊州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两个月。

  此前,俞浩均和嵊州市某畜产公司关系甚为密切,并在项目申报、监管、验收等过程中为该企业提供便利,使其违法获得省级补助资金。2011年8月,俞浩均明知该公司立项承建的嵊州市“白中王”长毛兔养殖精品园项目并未建成,仍违规在虚假的竣工验收书上签字,致使该项目违规通过验收,造成国家经济损失70万元;2012年6月,该公司申报浙江长毛兔核心种业工程,却迟迟没有开建,俞浩均视而不见,致使项目失管,造成国家损失60万元。而在此过程中,他先后受贿4.55万元。

  长期以来,对直接向企业支付款项的扶持资金转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问题。

  在我省,一些地区正采取措施,加强对政府扶持资金的监管。前段时间,嘉兴市南湖区推出产业扶持政策网站,将原本分散在相关部门的产业扶持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整合政策发布、通知、申报、查阅、咨询、公示和投诉等功能,并逐步实现产业扶持相关的财政预算、决算和绩效评估结果等的网上公开。

  截至目前,南湖区发改局、区服务业发展局、区经济商务局等10家单位已设置网上申报链接,主要涉及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战略性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文化引导、人才引进7大类扶持政策,各企事业单位可在注册会员后进行网上申报、政策咨询和投诉。

  而在广东等地,则推出省财政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采用招投标竞争方式择优扶持,以避免扶持资金分配中的 “长官意志”和少数人“拍脑袋”决策的弊端。同时,通过招投标程序,将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财政预算用合同的形式法律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不过,也有法律人士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审批,缺监管”的传统模式,才能让政府扶持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依托并整合现有行政资源,成立包括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分配运作在内的招投标综合监管机构,形成地方统一的招投标管理体系,有效防止扶持资金部门利益化,杜绝各类暗箱操作和受贿渎职现象。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警惕!偷吃皇粮的硕鼠 2014-10-23 浙江日报2014-10-2300010;浙江日报2014-10-2300014;浙江日报2014-10-2300012;浙江日报2014-10-2300022;浙江日报2014-10-2300020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