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影视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
光影中国梦,脚步更铿锵
本报杭州10月21日讯
记者 吴孟婕
“时代在召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这些影视工作者应自觉承担起文化复兴的使命,为促进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探索和贡献。” “创造社会经济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作品绝非易事,但锤炼、打磨的过程恰恰使我们得以不断接近艺术高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扎根热土,服务人民,在‘浙’里建起一座‘光影梦工厂’!”……今天下午在杭州,10余家浙江影视企业代表畅谈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身处其中,你能感受到一股热力的激荡、情怀的涌动,以及“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用浙江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的话说,这是来自创作生产第一线的声音,体会深刻真切,建议具体实在。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关于光影造梦的经验,浙中小镇横店最有发言权——2004年初,横店被国家广电总局确立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如今,它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享有多项“特权”的“文化特区”,成为文化产业全域化的创新样本,吸引无数造梦者前来。
造梦的关键是持续。“上周举行的2014中国·横店影视节上,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研究院、横店影视保护中心等机构正式挂牌成立,‘横店制造’将从荧屏、银幕延伸到许多你所想不到的领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厉红亮说,“发展的速度越快,我们越不能忘记当初是为什么出发——守望崇高、文以载道,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真正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在东海电影集团董事长倪政伟看来,影视创作的基本要求、出发点和落脚点,离不开“人”:“文艺是人的学问、人的艺术,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传世精品之作,需要更多‘大师’来创造;重大文化工程,需要更多‘将领’来担纲。”
除了已在筹备中的电影版《舌尖上的中国》、史诗片《戚继光》等大项目,这艘刚刚成立一年的“浙江电影航母”将镜头聚焦于大时代中的本土“最美”现象:“我们要用扎根于泥土深处、流淌在浙江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带动影视创新、智造的活跃。”倪政伟说。
“这是文艺创作的黄金时代,在倍受鼓舞、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的要求也更高了。” 长城影视副总经理钱勇说,“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影视生产既有现代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同时又是充满灵性、饱含深情的艺术创造, ‘标准化’绝不等同于‘机械化’,一味抄袭模仿的劣质产品,必将速朽。”
“连日来,我们多次组织集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出人意料的是,发言最积极的竟是80后、90后年轻人。”浙江影视集团董事长吴慧君感慨,“作为浙江影视剧生产的主力国企,我们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商品经济大潮下,艺术追求和人文情怀一定不能丢,我们要用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引领市场!”
文艺作品是反映生活现实的镜子,更是指引社会精神的灯塔。像浙江人生活的步伐一样,从这里走出来的影视浙军同样肯担当、有活力、识变通。通过近年来在创作生态、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深耕细作,浙江影视产业成为中国影视繁荣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成绩有目共睹。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影视浙军的“集结号”,再度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