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举行重点提案办理会
打防网络诈骗还需高效智能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盛相良
本报杭州10月20日讯 层出不穷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该如何应对?今天下午,省政协在杭州举行“打防通讯网络诈骗”重点提案办理会,并通过浙江在线网站互动直播,提案人、承办单位、政协委员、市民、网民积极互动,畅所欲言,共商建设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打击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系统。
近年来,随着通信、互联网和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以通信和互联网为媒介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呈持续高发态势。去年,我省公安机关受理此类案件4.07万起,造成财产损失7.6亿元,比前一年分别增长26.4%和30.8%。
对此,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通过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从2011年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2.9万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64名,摧毁犯罪团伙498个。公安机关当面劝阻7824人上当,挽回3.14亿余元损失;冻结2985个账户,挽回3.26亿余元损失。下一步,我省警方将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加强信息传播、资金流转等环节监管,强化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全力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对于这样的专项行动打击力度,参加会议的提案人、政协委员纷纷点头表示赞许。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弘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兰在会上讲述自己遭遇的通讯骗局,感慨对方设计之周密让她差点上当。她希望相关部门继续重视这一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分配责任,真正让通讯网络诈骗犯罪行为难以为继。
网民代表冯洁婧在会上提问:“很多人在钱汇出后才意识到自己受骗,这种情况如何及时止损?”对此,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专项、快捷的网络查询、冻结机制。
网民代表何龙雨问:“遇到通讯(网络)诈骗,我们该怎么识别处理?”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回答:“大家一定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二是有关部门办案都会有书面通知,不会仅通过电话通知。”该负责人还提醒,一旦接到涉及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及广告等,特别是人员不熟、情况不明,一定要仔细分析,辨明真伪,千万不要轻易汇款、转账。自己一时分辨不清,应向家人、亲友、同事、朋友多咨询,中老年人更应向年轻人多咨询。还可以打110电话咨询。如已被骗,及时打110报警,公安机关会尽力帮助挽回损失。
截至会议结束,有11.7万人次在线点播观看,推送微信公众号超过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