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体坛风云

喜欢就坚持吧

——来自省运会男排比赛现场报道

  本报绍兴10月19日电

  记者 方海

  绍兴省运会的赛事,全部由青少年参加。这些年轻的活力们,以自己的技艺和激情,诠释着新生代对于运动的理解和奉献。

  记者今天下午来到绍兴市奥体中心,随机观看了男子甲组温州队与金华队的比赛。赛事进程波澜不惊,温州队顺风顺水以3比0拿下。赛场观众寥寥,除了个别当地小朋友是趁着周日,由家长带领来体验观赛乐趣外,更多的是队员的亲友团和代表团人员。但即便如此,两个队的队员无论水平高低,在场上都兢兢业业,每球力争。

  “浙江的男子排球水平最近有所下降,这两个队的队员绝大多数打到目前这个程度,就要进行道路选择了。”省运会男排赛事的技术代表卢加强向记者介绍,甲组运动员主要由极少数符合骨龄要求的省队队员和各地中学生两部分组成,对于少部分省青年队运动员而言,也许今后有机会获得省队教练的亲睐而入选省队,从而参加全国排球联赛,体验排球职业化的进程。当然,在全省比赛中获得了好的名次后,也有部分队员会选择进入大学队,既继续学业也继续排球运动。“和游泳项目好苗子瞄准的是今后的全运会,乃至奥运冠军不同,从事排球这样的运动既难于冒出来,也不容易出成绩。对于他们来讲,实实在在的是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在男子排球项目中,浙江省整体水平目前在全国位于八至十名间,青少年男排发展亦明显落后于上海、江苏等队,成年省队里人数有限,还有部分名额会让给引进的个人能力更强的其他省运动员,留给本省年轻运动员的机会本就不多。以温州队12号运动员林圣志为例,现在已经是省二队队员,身体条件不错,弹跳和力量在同龄人中亦属优秀。但对于未来,直言难于明确。“自己会积极努力,但制约未来的因素还是很多,但我还是想尽量打下去。”

  “排球运动员本身选材难,参加这项运动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喜欢。”同样的观点在温州队教练陈先信这里得到了印证。他介绍,这些运动员大多在小学高年级开始接触排球,慢慢地就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坚持了下来,“功利主义很难在这里得以体现,因为这是集体项目,出成绩难,要从中获得升学优待也比不上其他很多项目。也正因为这些,反而中学的排球运动显得纯粹,具有最有朴素本源的运动美。”

  其实队员这样,基层教练何尝不是如此。陈先信从2003年开始带温州市男子排球队至今,现在球队和平阳县实行市队县办,平时训练在离温州市区50公里外的县里,生活工作多有不便。且队员中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还有3位省队小球员,仅合练就需要专门安排时间。通过练排球,要赚钱或者谋求远大前程,确实还属于距离较远的“中国梦想秀”。“这个阶段就是让他们掌握好一种运动技能。因为喜欢而坚持,这就够了!”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4 喜欢就坚持吧 2014-10-20 3660364 2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