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树碑

——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使我省文艺工作者备感振奋,备受鼓舞。10月17日下午,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我省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和近50位文艺工作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与会同志以热烈激昂的情绪,交流了各自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大家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在京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率先发言。他们的生动描述,把大家带回了两天前北京人民大会堂热烈的会议现场。

  许江深情回忆当面聆听习总书记讲话的感悟:既领略到总书记对于文艺事业的博大视野,也感受到他对于文艺工作的殷切感情和细致体会。“习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既是宏篇大论,又是推心之谈。”在讲述过程中,许江不禁回想起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大年三十还冒着细雨,亲自到现场考察浙江美术馆选址工作的往事,虽然过去多年,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麦家说:“文学是关乎心灵的事,我们创作文学作品终归是为了暖人心田,启人心智,劝人从善向美。否则作家就不配被称为‘灵魂工程师’。”麦家回忆习总书记讲话时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的风采,充满了人格魅力。两位艺术家的动情发言,引起了与会艺术家的会心微笑和共鸣,使交流气氛更加热烈。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2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谱下的思想乐章,在今天更加响亮地发出了时代的强音。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茅威涛说,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就要做到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她说,当代越剧艺术家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要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拒绝唯利是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程蔚东说,文艺是人的学问,人的艺术,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要解决当前文艺创作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就要求文艺工作者经常融入人民的生活,时刻关心普通人的梦想和期望,不断关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离不开生活的积淀和艺术的提升,缺乏了现实生活这潭活水,就没有鲜活的“高峰”作品涌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当今中国,正处在大踏步赶上现代化潮流并努力站在世界发展前列的历史时期,正处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时代。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陈振濂说,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是每一个有向往的艺术工作者的义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唯有不断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才能实现远大的艺术抱负,只有不断学习、加强学习,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著名电影导演肖风等与会同志在发言中谈到,艺术家要有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人文情怀,决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决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绝不能沾满铜臭气。只有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艺德,潜心创作,孜孜以求,借鉴先进的创作经验,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用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繁荣我省文艺创作,必须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加强对文艺工作的组织引导。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树碑 2014-10-18 3658974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