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 “三十而立”再出发
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县城不起眼的片区,民勤海做田。
这里,如今是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区,浙江省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利用外资的龙头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都说“三十而立”,这就是北仑交出的30岁答卷。
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勾勒出“东方大港”的设想,到1984年,北仑正式建区,梦想的引擎再度启动。同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仑建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全省首个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开发区。
从此,“洋洋东方大港、改革开放前哨”的精髓就紧紧跟随着北仑发展的脚步,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功能最集中的区域。
“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块土地。今天的北仑,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4.6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重要基地、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
大海和大港,赋予了北仑拥抱世界的情怀。
这里正成为宁波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通过北仑的出海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由“带”到“面”,涵盖中亚、中东欧,直达欧洲,市场规模和潜力十分巨大。北仑正力争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对接、两种资源高效流动的“新走廊”,成为中西部地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桥头堡”。
一个承载工业梦想的开放窗口
工业,一个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视为发展之本的动力之源。
在6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50公里的黄金海岸边,北仑区谋划了“一带一区一城六基地”等九大产业基地作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平台。今年以来,临港产业带进一步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石化、钢铁、能源、造纸、汽车、造船等六大临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重大项目最集中、平均亩产最高的区域之一。
这一格局的形成,是北仑30年潜心发展的积累,是30年来始终坚持对外、对内开放的结果。
30年来,北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抓大、靠高、引强,招商引资呈现出更快更好的发展态势。美国埃克森、陶氏化学、日本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丸红、韩国三星、德国赫斯特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外商投资企业陆续建成;台塑台化、亚洲浆纸业、逸盛化工等知名企业纷纷入区。
至今,北仑区拥有工业企业58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9家。北仑产值超百亿元、突破10亿元、过亿元企业分别达到7家、27家和182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29.4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九成多。
在北仑的产业布局里,高新技术等新兴企业成为近年来的“生力军”。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6家,旭升机械、恒达电器等49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并涌现出大港意宁、弘讯科技、菲仕电机、微科光电等一批在液压马达、工业电脑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电梯光幕等细分行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
大企业带来大项目,重大项目体现着北仑的实力、朝气和未来。
近几年,北仑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和项目单体规模均居全市前列,并形成“建成投产一批、加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有效储备一批”的梯度培育机制。
今年4月底逸盛PTA节能技改项目投产,新增年产值有望突破150亿元;海越新材料5月5日正式投产,将引领北仑新材料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吉利汽车中高端整车6月试车下线,弥补国内中高端车辆自主品牌的技术空白……
重大项目捷报频传,经过多年悉心培育,诸多大项目今年将陆续投产,为该区工业发展蓄力。
据统计,今年,北仑推进重大项目有132个。全年9个投资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300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30亿元。北仑区发改局负责人预测,这批高质量项目全部投产后,在未来两年内将推动北仑工业产值实现跨越发展,达到5000亿元“重量级”水平。
“以港兴城、以城兴港”,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个承载着宁波工业强市之梦的新经济重心,在杭州湾南岸、东海之滨的东方大港——北仑港畔迅速形成。
一条出现生态拐点的微笑曲线
这是三条对比鲜明的曲线:从2007年至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从378亿元增长到671亿元,而作为生态环保控制重要指标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却分别从13044吨和149133吨下降到8349吨和42628吨。
临港大工业常伴随环境的负担,不过,重工业化的北仑用实践证明,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产业定位,决定了一个区域的产业生态程度。
北仑认为,全区的产业尽管跟周边比先进性还是可以的,但是放到国际上,其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低小散”产业,这些产业层次低、竞争力低,对环境污染很大,这些都是落后产能的代表,要进行淘汰。
近年来,北仑通过重新调整产业定位、合理规划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北仑环境改善的量变到质变。
综合整治开始到现在,北仑区先后搬迁宁波钢铁焦化炉,关停宁波热电、善高化学、华光不锈钢公司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业。铁腕淘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力促企业转型升级。北仑还合理规划产业园区,提高准入门槛,采取的方法是将优质企业往工业区域内搬迁,淘汰落后产能,目前90%以上的重化工项目已经进入了功能区。
产业调整好了,北仑不断完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北仑模式”,进一步促进区域余热利用、中水回用、伴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网络建设。加快构建临港产业“共生体系”,着力引进补链企业,形成具有北仑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内部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于是,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的水流量电子显示屏上,再生水正以每小时3700立方米流量往外输送,每天将约9万吨再生水输送到宁波钢铁、台塑热电等十多家耗水大户……
北仑还提出了“十大行动计划”,为“十二五”期间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详细的工作步骤和行动指南。
如,到2015年,大气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90%以上的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2%以上,高于市区水平,形成烟消尘散、碧空蓝天的清新空气;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质稳定在一级水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5%,三大水系主要河道水质力争达到Ⅲ类标准,形成水清河美、岸绿流畅的水乡风情;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形成山川秀美、城乡如画的靓丽风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这不仅仅是一句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而是见证了北仑蜕变的关键语。
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强化对排污者的有效监管。
北仑区的全过程、立体式的环境监管体系正在加快构筑。对污染减排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和跟踪监测;对超总量且不稳定达标企业提出限期治理;对存在严重环境问题或影响减排企业除下达限期治理外,提请区政府实施关停。
一座寄托美丽梦想的宜居新城
北仑中心区主干道泰山路这几年大变样了,附近的高楼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靠近太河路的土地“长”出了高大的树木和绿色植物,医院、图书馆、购物广场、休闲中心一家家开业……
“这还是以前满路上跑着集卡车,环境脏乱差的北仑吗?”有市民这样惊呼。
而沿着“六横六纵”骨干道路及三大水系为基本框架,加强通道防护景观林带与河道景观绿化带工程,形成道路和河网绿化廊道等,一个全新的方便市民出游的绿色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市民可以行走在百余公里森林游步道,也可以骑行在森林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的绿色走廊……
这些变化只是北仑从临港工业基地向滨海新城区变迁的一个微小缩影。
提升城区环境,加快从工业主导区向宜居宜业新城区转型,推开门享受都市森林不再是梦想。
从2012年起,北仑区提出实施3个30亿元生态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在空气质量、内河水质改善、绿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对区内20条重点河道进行拓宽、清淤及河岸整治,全面清除河道中的渔网具、渔箔及废弃竹树桩,增强水系互补性及河水流动性。同时,该区还投入20亿元,倾力打造150平方公里的中央生态区。如今,开车15分钟,市民便可到达森林公园;在中心城区任一位置,步行至最近的绿化景观公园,只需10分钟,“山海相望、山穿城中”的生态格局逐步完善。
城区变化给老百姓带来的直观感受,是生活的便捷和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的管理者考虑的却要复杂得多。
“中心城该划分几个区块,基础设施怎么配套,政策支持如何跟进,城市管理如何创新等,这些问题理清了,城市化推进当中才会有目的、有方向。”城市管理者这样说道。
2011年开始,北仑提出转型发展,全力推进“一区三城”建设,即中心城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和中央生态区的规划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区域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5年间,中心城区建设百米以上高楼101座,现已建成35座;城市功能性建筑开发量达18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公园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富邦商业广场、银泰城、中青文化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加速集聚;核心商务区内五星级酒店、两个大型商业广场、三大绿化公园带、四大公共建筑和六大商务楼或开张营业,或即将交付,现代都市形象初步展现,中心城区现代都市格局基本形成。
快速崛起的中心城区,与分别位于东西两翼的滨海新城与滨江新城遥相呼应。
借助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滨海新城着眼打造“海上客厅、国际门户”,正发挥地域生态涵养功能和依山傍海的景观优势,塑造北仑乃至宁波大都会全新滨海城市形象;而位于甬江南岸的滨江新城则按照“商贸新核、科技新城”的定位全力推进,加速融入宁波主城区。
一张凸显传承与开放的港口文化新名片
港城北仑,曾因历史上通过海路向海外源源不断输出丝绸、瓷器而著名,自唐代以来,就陆续开辟了新碶、穿山等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厚重的历史成为今天“薄发”的重要力量。
北仑拥有著名大型深水良港,也是中国最大的矿港和大型的石化港口。北仑港开发岸线达70公里,现有生产性泊位305座,可靠泊30万吨级世界特大型货轮和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种”的交汇点,“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城市发挥地缘优势、打通政策壁垒创造了重要的机遇,为企业开辟市场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位于北仑的宁波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235条航线,与中亚、西亚、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特别是今年,宁波与中东欧16国已经建立起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关系,去年贸易额达到23.4亿美元,占到全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总额的近5%。
北仑又位于沿海经济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前沿。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中西部,面积占全国的18%、人口占全国的36%、GDP占全国的37%,只有将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这两条主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2009年起宁波港就实施西进战略,向长江流域及西部地区开拓港口腹地,到2013年已开通了海铁联运城市17个。
支撑着北仑大跨步向外走的是港口文化的强大推动力。
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本月举行,此次港口文化节因为北仑建区30周年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背景,更具历史意义。
中国港口博物馆开馆后,将成为集展示、收藏、教育、科技、旅游、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博物馆,有助于进一步弘扬和提示港口文化,更好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揭开北仑科学发展的新标志。
随着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开馆,首届“水下考古在中国”宁波国际论坛也将在文化节期间举行,届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法国、伊朗、越南、韩国等国内外水下考古、科技保护、造船史、陶瓷史等专家参加,通过主旨报告、船体保护论证、专家签约等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建立长效运作机制,打造国家级水下考古品牌。
宁波市和宁波港是国际港口与城市协会的重要成员,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的举办将充分整合宁波港口文化优势资源和国内外港口文化元素,展示宁波改革开放成就,提升宁波对外开放形象,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重要的文化平台和对外交流平台。
北仑大事记
●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仑区
198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滨海区,次年镇海县撤县划区,后更名北仑区。
●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工业区
1984小港兴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1986年建宁波市北仑港工业区。
●出土新石器时期文物
1987年柴桥镇沙溪村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等,表明4500年前北仑境内就有人类居住活动。
●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北仑电厂开工建设
1988年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北仑电厂开建,至今累计发电超2000亿千瓦时,浙江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
●宁波对外开放后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北仑
1988年阿联酋福瓦·卡迪科贸易有限公司独资兴建的宁波福瓦·卡迪科工业有限公司成立,是宁波对外开放后引进的第一家外资企业。到去年北仑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0.5亿美元,外贸、外资稳居省、市第一。
●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保税区和宁波出口加工区
1992年设立宁波保税区,这是全省第一个国家级保税区。2002年设立宁波出口加工区。
●国务院批准设立大榭开发区
1993设立大榭开发区,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发,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2012年,开发建设主体调整为宁波市政府。
●实现汽车制造梦
2000年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美日汽车下线,北仑生产出自己的第一辆汽车。
●以北仑港为主体的宁波港跻身世界超级大港
2000年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表明升格世界大港。去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分居世界港口第四和第六位。
●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2003年开发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新的管理体制,北仑开启“二次创业”征途。
●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3年北仑按“政府统筹、社会化运作”,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家保监委定为“北仑模式”。
●成为中国女排主场
2004年中国女排指定主场落户北仑。中国男篮、乒乓球、举重等9个国家队训练基地相继落户。
●国务院批准设立梅山保税港区
2008年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我国第5个保税港区、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
●“一区三城”推动北仑全域城市化建设
2012年1月,确定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中央生态区为重点的“一区三城”体系。
●“3个30亿”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
2012年北仑区投入3个30亿元,启动“蓝天、碧水、绿网”工程,开展清洁空气、水环境整治、全民种绿三大行动,争创国家级生态区。
●财政收入全省第一
2013年,北仑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7.2亿元,财政收入总量全省第一。
●中国第一个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
2014年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落成,是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