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科学 会客厅”邀请院士把脉“内涝”

海绵城市,让马路不再行船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韩露笑

  本报讯 “马路上行船”、“家门口看海”,如今,城市内涝问题已是公众吐槽的热点问题。今年夏天,我省多个城市就遭遇“水漫城区”。

  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果壳网等承办的“科学+会客厅”,近日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把脉城市内涝的原因和对策。

  统计显示,过去3年,国内有360余个城市遭遇内涝,有60座城市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其中,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内涝,已经成为城市的公害。

  在王浩看来,城市内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要原因是气候变化,近几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动力加强,致使整个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变得更不稳定,出现极值的几率增加,大暴雨和洪水的几率也增加了。

  同时,伴随着国内城市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上的急剧扩张,城市的热岛、雨岛效应越发明显。汽车、空调、电磁炉等的排放,使这些热源在城市上空形成一个很大的上升热气流,强度高于城市周边山地、郊区的迎风坡面抬升的热气流,这样,降水的中心就不再是城市周边,而跑到了城市上空。

  除了气候天灾,王浩认为,城市内涝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人祸”,也就是城市的排水标准偏低的“硬伤”。“国内市政建设的排水标准是以前从苏联引进的,苏联是个降水很少的国家,它的排水标准比较低,都是一年一遇、两年一遇的低层次标准。所以国内城市的排水管网往往比较细。”王浩建议,在老区改造或新区建设时,我们的城市排水管网要向发达国家的排涝标准看齐,达到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

  “城市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是造成内涝的原因,扫马路、清洁,把这些脏东西都弄到下水道去了,管道的工程设计也往往存在问题。”王浩告诉记者,国内不少城市的排水管网堵塞率达到60%,渣土、砖块、淤泥成为城市排水管网的“栓塞”。另外,不少城市的内排水系统和外部的江河排水系统衔接不畅,往往是“外水”的水位高于“内水”,造成排水不畅,这需要在工程设计时就充分考虑。

  如何防治城市内涝?王浩建议,除了加强管网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应推广建设重视雨水利用的“海绵型城市”,通过增加“海绵设施”来增强城市对降雨的承受能力。“屋顶的花园可以拦蓄降水50毫米~100毫米,立体墙壁的绿化可以减少20毫米~30毫米的降水落地,下凹式的球场和绿地是绿色的‘大海绵’,露天音乐厅可以做临时‘蓄水池’,市政设计不应将城市设计成‘大平面’,而应凹凸有致、充满吸水的区块。”

  在美国,有超过200个城市建立了立体的地下排水管网,充分利用地下的空间和深度,深层的排水隧道成为这些城市排水的“大动脉”。同时,深隧排水设施的建设花费只是目前国内地下浅层排水花费的四分之一。王浩建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吸取这些经验。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海绵城市,让马路不再行船 2014-10-13 3626539 2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