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司徒立成为中国政府“友谊奖”首位获奖画家

美育,守护艺术门槛

  本报杭州10月12日讯

  记者 吴孟婕

  秋日午后,宽敞的客厅里流淌着安静优雅的古典乐,落地玻璃窗外的草坪上,学生们忙碌地布置着餐台桌椅,许江、王澍、孙周兴等老朋友陆续到来。在65岁生日这一天,司徒立——法籍华裔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院士、博士生导师,却想起20多年前,一位在生日当天意外离世的法国朋友。当时,看着朋友留给自己的玫瑰木钢笔,司徒立想,在外漂泊的旅程是时候告一段落了。

  回“家”,也是为了“追”——追求艺术的信仰,追寻他所信奉的歌德名言“艺术表现,除了真实还是真实”。“我是画家,是靠眼睛生活的。”司徒立说,而这双眼睛的“视力”,是与经历和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1991年,在著名油画家蔡亮先生的引荐下,自比为一只“候鸟”的司徒立,在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讲坛轻轻“落地”。时任油画系副主任的许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极其敏锐地领会了‘具象表现绘画基本方法’的精神和未来可能性, 我们一见如故。”在广州出身,年轻时于香港求学,又赴巴黎,但从此,司徒立把杭州当成了他在中国的“故乡”——一半勾留是西湖,另一半,是这里“热火朝天”的艺术环境和学术氛围。

  他的到来,将西方“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和实践体系”系统地引入到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为中国画坛的探索和发展带来了新颖有力的工具箱;1995年,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中国美院油画系聘请法国画家布列松、雷蒙·马松和阿西加为客座教授;2002年,他带领中国美院在全国乃至全球首开“美术学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先河,填补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空白。

  教师节前夕,司徒立获得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喜讯传来。这也是该项中国政府对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授予的最高荣誉,首次颁给一位画家。对此,已经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许江并不意外:“这是对司徒立先生从事美术教育23年来学术眼光和爱国情怀的肯定。他让绘画成为一种哲思,接续了国美艺理兼通的传统,使得教研重回画室、重新写生、重拾原始而朴素的观看方式。”不久前开幕的“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四大板块之一“体象”,之所以获得美术界高度的关注和评价,也直接得益于他倡导的思想讨论和艺术实践。

  但今天,面对前来贺寿、贺喜的同事、朋友、学生,说感谢最多的却是司徒立本人:“在当代艺术的冲击下,在图像泛滥、感受力式微的时代,绘画者陷入了沉思,也生发出各种解决方案。从学术上来说,我所选择的较少人走的一条路,难免经历挫折和孤独,如果没有中国美术学院提供开放的学术平台, 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更要感谢我至今为止带的43位博士生——刚进校门时,你们可能写不好一封情书,对艰涩的哲学更感陌生,但4年后,写出8万字甚至10万字博士论文谈起海德格尔、贾克梅蒂的也是你们——是你们让我相信,具象表现方法论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明天。”

  “我手里有两把‘枪’,一把为中国美术学院守着学术和艺术的门槛,另一把是自己的——你们要‘混’日子,我第一个不答应。”04级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生、现在是中国美院教育部美术学教指委秘书长的余旭鸿,还记得司徒立当年在第一堂课上的话。无论是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寓所房间、杨公堤人迹罕至的芦苇丛边,还是中国美院南山校区1C-503的博士办公室,老师的创作姿态一直没变,“仿佛与眼中的一切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静之吹拂,澄明纯净,在旁人看来,也像一幅画。”

  如何进入这样的世界?用巴赫、用最爱的大提琴曲。“在户外呢?”有一次,余旭鸿忍不住请教——“有鸟鸣、风吹树叶的声音,还不够吗?”

  “美育是一件‘没谱’的事,但也是一件充满想象力的工作,任何一种艺术潮流,都需要用生命去融入。我相信,聪明的学生会知道该怎样一步步往下走。”说到这里,司徒立突然略一停顿,“读者应该不想听这些话吧。”

  那可不一定。明年春天,在八卦田,将建起一座围绕具象表现绘画系统收藏的美术馆。那里的每一幅画,都是司徒立用艺术的眼光,为年轻人、为明天所挑选的。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美育,守护艺术门槛 2014-10-13 3651496 2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