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变迁
沈凤鸣的三张医师证
见习记者 李文芳
区委报道组 朱立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看到沈凤鸣,她正好背着药箱哼着小曲儿出诊回来。
走进沈凤鸣的家,卧室里的台板下压着三张证书:赤脚医生证、乡村医生证和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证书上的沈凤鸣从稚嫩到成熟,与她一起走向成熟的还有农村基本医疗服务。
已是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王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的沈凤鸣,看着这三张证书总是感慨万千。那张泛黄的赤脚医生证,将她的思绪拉回了40年前的山村。
“王村是吴兴的西部山区,那时候出去一次很不方便。18岁那年,村里党支部推选我去当赤脚医生,我就这样当上了乡村医生,一干就是一辈子。”沈凤鸣回忆道。
“赤脚医生”是村民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农村医疗事业底子薄,农民就医条件差,“赤脚医生”解了燃眉之急。
在县级全科培训71天,又在妙西镇卫生院实习了45天,沈凤鸣用116天就拿下了赤脚医生证,开始回村坐诊。
“那时的乡村诊所,要什么没什么。简单的两间平房里连基本的医疗器械都很难配齐,有些药还得定期去镇上的卫生院拿。”沈凤鸣回忆起以前的就诊环境,连连叹气。
找沈凤鸣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她碰到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沈凤鸣感到知识不够用了。
1994年,37岁的沈凤鸣,高分考取乡村医生证,开始在自家屋里开办了王村的“第二代诊所”。诊所里不仅床位多了,氧气瓶、血压仪等基本医疗器械也都慢慢地齐备了。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碰上大病还是没有条件治愈。
尽管如此,村民们都愿意来沈凤鸣的小诊所。“一方面因为离城里远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农民看病都要自费,真是看不起啊。”提起那时的农村医疗,沈凤鸣依然有些感慨。当时她就期盼着,有一天农民能和城里人一样实现看病报销。
这个想法在2003年变成了现实。那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浙江省被列为试点省份。从2005年开始,吴兴区整合乡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逐渐完善。到2006年,全省有87个县(市、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前两年实现目标。
农村人看病不仅能报销了,也更方便了。
与医疗体制改革一起产生的,还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2004年,《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颁布后,已经年过半百的沈凤鸣,经过几个月的复习,第三次走入职业生涯的考场,拿到了第三张证书。
指着村口的那幢二层小楼,沈凤鸣说:“这就是我们王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上下两层的。我们的队伍也壮大了,现在一共有5个人:3个医生,1个药师,1个护士。”
走进卫生服务站,药房、病房、诊疗室、档案室、值班室、会议室一应俱全。
“现在新农合能报销了,村民们生活条件也好了,大家开始注重养生了,我们的任务转移到村民保健上来。即将开始就要对全村村民体检,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要体检,由政府买单。”沈凤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