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高新区(滨江):以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为抓手,走在信息经济发展快车道上——

智慧e谷 众“智”成城

  文/余小平 宋桔丽 戴睿云

  信息技术企业,总能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听到好消息。

  最近,高新区(滨江)刚刚下发了《加快示范应用推进杭州高新区(滨江)“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这份操作性、针对性极强的文件里,我们仿佛看到了这里即将掀起的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热潮——

  高带宽高性能无线局域网热点系统,要在该区所有重要公共场合实现全覆盖;

  在全区打造以视频数据和非视频业务数据为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应用实战系统,实现智慧安防;

  落实《滨江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三年规划(2015—2017年)》,为公众提供人性化、综合化、智慧化的交通出行服务;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拓展城市管理广度与深度,建设城市管理统一指挥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居民需求为落脚点,完善全区社区居民数据库,构建社区云服务;

  更不必说,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节能等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新区(滨江)都将鼓励最新的信息技术在本地优先实施应用。

  高新区(滨江)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企业集群和产品开发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以若干示范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智慧技术、产业和应用“三位一体”建设,全力打造智慧e谷。

  作为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高新区(滨江)政府扮演着创新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拥有引领全省、具备千亿级规模的信息产业、集聚200多家重点信息技术企业的背景下,强化本地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鼓励信息技术先行先试,示范应用,以智慧应用推动智慧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产城融合的新演绎,也承载着志存高远的高新梦、智慧梦。

  且看,来自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城市更美好。

出行之变:打开手机算出最佳上班路线

  家住杭州留下的吴伟,单位在西湖科技园区,绕城高速西线是他的必经之路。每天上班前他都会打开手机上的一个“易出行”APP,实时查看上班路上的交通拥堵状况。

  “今年6月一天清早,刚准备出门走绕城,‘易出行’告诉我,绕城高速发生重大车祸。不但绕城,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古墩路都堵得很严重。我赶紧掉头走东西大道、良渚那边,虽然9点钟才赶到单位,迟到了半小时,但同住留下的同事,到中午12点左右才到单位。”吴伟说。

  “易出行”是高新区(滨江)的银江股份去年推出的交通信息服务APP。哪条路上堵不堵,有什么特殊情况,它能实时了解;知道主人上下班线路,它还能计算出行时间。这款软件一亮相,就有很多人安装,在杭州用户已超过10万,客户粘性很高。

  “易出行”仅仅是杭州智慧交通的很小一部分。一辆装有信号发射器的快速公交驶近十字路口,离路口几十米远的接收器就发信息给控制台,自动申请调整红绿灯时间,如30秒红灯时间缩短至20秒,提高快速公交通行速度;高架上拥堵严重时,控制台可及时关闭望江路、庆春路等入口……现在,杭州的智能交通已升到第九期,银江股份功不可没。

  包括银江在内,在智慧交通方面,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的交通管理,来自高新区(滨江)的浙江中控、海康威视、华为都为杭州乃至全省、全国的城市提供过优秀的解决方案。浙江中控未来要在高新区(滨江)推行区域路网协调控制系统,升级滨江著名的交通“绿波带”;还针对中小城市的特点,研制了经济实用型交通流量智能联网联控系统平台。海康威视和华为则在停车管理和城市智能交通方面提供各种创新应用。

环保之变: 空气、水质实时监测保护

  以前,看空气质量好坏,老百姓只能靠人体五官感知。而今,我们也能精确知晓空气里到底含有多少PM2.5。

  浙江省灰霾实时预警平台,实现了对浙江省11市、杭州市8大辖区、6000万人口居住地灰霾实时智能监测。这个平台采用的正是高新区(滨江)企业——聚光科技自主生产的国际先进环境物联网传感系统、最先进的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实现实时感知浙江全省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建立了PM2.5监测预警系统。

  上网点开杭州市灰霾预警专题图,人们会看到杭州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点击后弹出了出行建议,系统还可以预测未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空气质量状况,为城市的灰霾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当前,除了大气雾霾问题,其他如水体污染、城市洪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全国环境与安全检测解决方案专家,聚光科技承接了全国范围内废气约三分之一、废水约四分之一的污染排放在线监控。

  作为国内最大的环境监测设备提供商之一,在聚光科技绿色城市智慧战略的发展图谱中,将主攻智慧环保、水利水务、食品安全、安监四大领域,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清洁安全的水和食品、低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生产生活。

  在环保领域,浙江中控还承担了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建设项目技术支持。这个平台,实现了省内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并为中小企业实现在线能耗自测、实现能耗科学管理、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体化的在线解决方案。此外,开发了智能楼宇智能平台的浙大网新等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城市环境、室内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支持。

城市之变:智慧无处不在

  想象有多无垠,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广阔。你还来不及接受上一种新应用,信息产业的新门类已经衍生出十类、百类甚至千类。

  在高新区(滨江),信息产业领军企业华三通信可以专注智慧网络的基础构架;大华技术集中精力发展智慧安防;聚光科技的着力点放在绿色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银江股份、浙江中控涉足智慧交通;华数则以各类智慧设施(终端)为载体,大力对接丰富的政务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变身城市综合服务提供商……

  在高新区(滨江),除了这些颇具规模的企业外,“小而美”的智慧企业,也用自己的创新技术,填补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种细分市场,赢得一杯羹,并不断拓展自己的疆土,为市民创造更便捷的智慧生活。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从创业之初,就立志做国产自主存储产品,从高端切入,打造真正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成立至今,在4年多时间里,宏杉科技已经将年销售额做到了2亿元, 2014年的目标更是要翻番至4亿元。

  讯久科技,利用大数据打造一朵聪明的“讯久云”,为商家定制WLAN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Wi-Fi构建起智慧的云端服务,成为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正方软件,打造智慧教育,将学校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电子校务、数字资源等全部的高校业务连到一起,其高校客户数量累计达到845家,占有该领域25%以上的份额,位居中国高校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第二。

  杭州掌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慧健康平台项目,以中国4亿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基础,整合社交网络与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与优势,重塑现有医疗服务体系,打造以预防服务为基础逐步延伸至医疗各领域的一站式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智慧梦,高新“造”;智慧e谷,众智成城。高新区(滨江)……高新区(滨江)追寻的是信息技术之梦,信息产业之梦,更是美好的城市之梦。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智慧e谷 众“智”成城 2014-10-09 浙江日报2014-10-0900011;浙江日报2014-10-0900012;浙江日报2014-10-0900018;浙江日报2014-10-0900010 2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