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中国65华诞特别报道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新中国外交走过65年,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

  王嵎生

  65年,弹指一挥间。

  65年来,新中国外交从零起步,到今天已同172个国家建交,已加入上百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

  中国的朋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遍及天下。中国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强大。

  回首65年来,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直是“和”字当头,“友”字为柱,“卫”字为基。我们一贯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劝和促谈,反对仗势欺人;主张广交友,平等相待,互助共赢;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反帝反殖、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新中国刚站住脚跟,仍“四两拨千斤”,在外交上打出了影响世界的三张“牌”: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成了万隆会议十条原则和“求同存异”精神;积极支持和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反对干涉内政和争夺势力范围;大力开展民间外交,特别是做日本和美国的工作。这三张“牌”,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七八十年代,美国被迫调整对华政策,开始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中国被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兄弟“抬进了联合国”。中国从战略上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有力地支持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了第二世界,打击了美苏两霸,影响深远。

  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和西方很多国家弹冠相庆,以为这已是“历史的终结”,从此,美国就一统天下了。但中国冷静观察和分析国际形势,认为时代在变迁,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与和平的变化,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世界各国都在为和平与发展而奋斗和博弈。

  1993年,APEC西雅图领导人会议前,邓小平明确指出:本世纪是人类文明大有进步、科技和生产力大放异彩的世纪,也是战乱频仍、很不安宁的世纪。本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扔了两颗原子弹,其他冲突和局部战争不计其数,把这个世界搞得乱糟糟的。现在冷战和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同时也爆发了许多地区冲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天下还很不太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到二十一世纪,这是我们这一代领导人必须认真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他还说,到本世纪结束还有好几年,我们还来得及做些事情,应该有所作为。如果经过我们的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为人类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那么世界人民将会感到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大好事;如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世界还是一个乱糟糟的、没有安全感、经济艰难的世界,我们就向世界人民“交不了账”。作为新旧世纪之交的领导人,历史注定我们要承担这样的责任。

  这是中国外交在国际上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世界进入了21世纪,推动着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以及国际力量对比历史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领导人又先后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和“新型大国关系”两大战略,强调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时代的诉求,承担了历史的责任。

  65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了。地位变了,环境变了,看中国“下一个多米诺骨牌”的眼睛也开始在变了。当然,挑战也随之增多了,遏制中国的力度也明显加强了,冷战的幽灵仍在中国周边徘徊。

  但中国有制度自信,有外交战略自信,有外交政策和策略的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在外交上不断创新,“更上一层楼”。最具标志性的,一是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包括“金砖国家”之类的国际组织)。中俄已经带头示范,中印正在向这个方向迈进,中美至少在口头上已相互认可——美国政策行为虽有悖于此,但比过去还是有进步。二是提出“一带一路”主张,加速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动建立“两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四是强调经济合作的“义利观”。

  这一切,人们称之为中国“外交新政”,它顺应时代潮流,国际影响可圈可点。65年的实践表明,中国既不会屈服于强权,也不会在一片颂歌中迷茫。中国将继续走自己特色的外交路,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尽心尽力。

  (作者系我国前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浙江日报 新中国65华诞特别报道 00004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014-10-02 浙江日报2014-10-0200010 2 2014年10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