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打造治水升级版 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碧水长河”看新昌五水共治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新昌县,有着典型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素有“东南眉目”之美誉。但是和不少城市一样,新昌走过一段“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短短几年时间,新昌从全省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蜕变为国家级生态县,这为经济发达地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关系树立了典范。

  新昌创新“五水共治”体制机制,不仅治出了一条民企转型之路,更治出了升级版的“美丽新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如今的新昌江水清草美,引来白鹭成群栖息翩飞;澄潭江彻底清淤后,行洪能力显著提升;没有了生活垃圾的十里潜溪两岸,鸟声回荡在幽幽山径;遍布乡村的小溪,流水淙淙、清澈见底……

  新昌治水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显著,归功于新昌在“五水共治”上面的创新。而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单一的体制创新,而且是机制结构的创新,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机制结构。正是这些机制吹响了新昌“五水共治”的集结号。

  打造治水升级版 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碧水长河”看新昌五水共治

  文 乐翠球 张敏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回首8年前的新昌,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人人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却把至关重要的环境问题忽视了。工业废水随着深埋地下的管道流向新昌江,水质变得又黑又臭;部分游客的不注意,把大量的垃圾遗留在河滩边,这些垃圾很容易随风进入江中,日复一日,曾经的“东南眉目”不再如诗如画,酷爱河里洗澡的村民想下水游泳已成了奢望。环境被污染了,生活将得不到保障,纵然经济发展又有何用?

  环保意识的觉醒,让政府开始反思。近年来,新昌县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和“五水共治”目标,以水环境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013年,新昌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5.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6.2%。今年上半年,该县生产总值增长8.4%,财政总收入增长10.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4%,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2.3%。

  当前,新昌集全县之力,铁腕抓治水,全县上下正以一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治水兴水。一幅攻坚“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壮美画卷在山清水秀的浙东小县城展开。

  通过治水,全县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新昌江、黄泽江、澄潭江“三江”交接断面水质连续5年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新昌被命名为省级首批“清三河”达标县,是绍兴市唯一的县(市、区),河道保洁工作获全省一等奖。2014年5月,新昌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

  “四化”一体创新治水长效机制

  新昌集全县之力参与治水,“四化”一体的治水长效机制提出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条不同起点的线,在新昌实现了比较完整的统一和重合,相融相通,实现了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新昌重视资金保障,通过落实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元化”参与治水。新昌在压缩30%“三公”经费用于治水的基础上,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成交价款中提取2%,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80%,采矿权拍卖收入(通过实施“清水”工程,打击非法采砂,砂石矿出让收益大幅提升,已获得出让金5000余万元)中提取80%,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超过“基础水价”部分收入中提取50%等专门作为“五水共治”建设资金。利用政府投融资平台,把募得的资金重点用于配套的城镇“五水共治”基础设施建设。发动企事业单位、各地商会、机关干部以捐款、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治水。1~8月,全县“五水共治”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7.6亿元(不包括产业项目),已筹得社会资金7100余万元,社会资金捐赠治水还在踊跃参与中。

  新昌重视高效运作,通过项目经营、排污权、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运作,保证环境的长效保洁。企业的市场化合作,让环境治污更有效。同时,把要素资源配置充分向亩产效益好的企业倾斜,客观上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新昌重视科学管理,通过对责任落实、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的“精细化”来推动治水工作。新昌建立了环保、水利、国土、公安、水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综合执法,全面签订“护水责任状”,建立“一河一策”治理机制,根据每条河的污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全力促进河道水体自净,强化生态修复功能。

  新昌重视严格督考,通过考核管理、群众监督、政策激励的“常态化”来保证治水长效。每周通报、项目督办、明查暗访等机制的建立,把治水列入了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新昌还成立了村嫂义务监督队,对河道及村庄道路保洁情况进行监督巡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清洁家园”村嫂监督队410支,成员2300多名。同时,对那些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政府会给予财政奖励。

  通过实施科学治水、全民治水、依法治水的综合治水举措,新昌充分发挥了“五水共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龙头作用。集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三江整治和岸景美化于一体的新昌正逐步展示其宜居宜业宜游的风姿,一幅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山水相融、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诗画新昌的目标正在一一实现。

  水环境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追根溯源其实是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新昌亩产贡献走在全省县市前列,通过产业、要素等倒逼,从源头上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新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危险废物的零排放。同时,新昌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调整污染较重的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2+X体系,新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20个市重点“机器换人”项目、19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11个重点节水节能绿色环保项目提上了日程。此外,新昌牢固树立亩产效益导向理念,坚决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新昌一方面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新昌工业经济创新力居全省前列,发明专利申请量列全省各县(市)前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数量占到了全省的近1/10。

  确立了以治水引领全县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总基调,力争污水治理保持领先水平,防洪排涝达到国家标准,供水节水取得明显成效,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治水工作的“新昌模式”已经形成。新昌在2018年全面提升水环境,实现“水清、岸绿、村美、居安、业强”的“五水共治”目标指日可待。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实现“碧水长河”看新昌五水共治 2014-09-29 浙江日报2014-09-2900029;浙江日报2014-09-2900030;浙江日报2014-09-2900031;浙江日报2014-09-2900032;浙江日报2014-09-2900034;浙江日报2014-09-2900038;浙江日报2014-09-2900039;浙江日报2014-09-2900036;浙江日报2014-09-2900037 2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