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阙里”衢州兴起儒学文化区
浩浩儒风代代传
本报衢州9月28日电
记者 刘慧
这一时刻将被载入史册——今天,伴随着孔子诞辰2565周年祭祀大典圣乐在衢州响起,在南孔圣地衢州,成千上万的人目睹了为万世师表孔子铜像揭幕的场景。
上午时分,随着金黄色帷幕滑落,一座高约9米的孔子青铜巨像竖立在孔氏南宗家庙中轴线南侧的孔子文化公园内,身后就是见证着衢州人文历史的府山,恰好应了《论语》中的“仁者乐山”。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刚才帷幕被揭开的那一刹那,我们见到了孔子的微笑。”青铜巨像的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深情地说,“这微笑不仅包含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还更多地见证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价值。孔子的微笑穿越时空,证实了精神生命超越物质、物理规律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心理。这种力量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与灵魂,塑造了一个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中华。这种力量影响了世界,全球的有识之士呼吁:进入21世纪,人类要从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伴着人流,漫步孔子文化公园,满目皆绿。眼前这尊重约13吨的孔子青铜像,以孔子站姿为造型,长髯垂胸,衣袂飘飞,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充满慈善、仁爱、和谐的气质,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采用天然条纹花岗岩打造的底座上,“孔子”两字为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所书。
孔子像,一座精神泰山
一个为优秀文化所滋养的地区,民风是朴实的,这个地区的好人一定很多。在南孔圣地,儒家文化早已渗入衢州的血脉里,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吴为山说:“我因为应邀为孔子塑像,曾来这里考察采风,发现这里是美丽的自然、宜居的城市、幸福的人民,整个城市温润如玉,充满儒雅。”
这种感受化为创作的内在动力。然而,作为25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孔子容貌究竟如何?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是中国仁文化和爱文化的原点,所以他的形象应该是雍容大度的,是怀着大仁大爱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孔子仍然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他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不仅是至圣先师,也是万世师表。
“在我心里,孔子是一座精神泰山,因此他把雕像塑造成一座山的样子,使其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立足,与天地、自然、芸芸众生对话。”从构思到制作完成,孔子铜像耗时一年多。记者看到,孔子铜像在呈现磅礴气势的同时,脸部充满着慈善、仁爱、和谐的气质,背面是府山,如一座巨大的丰碑,为孔子像赋予了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意象。因为在吴为山心中,孔子雕像作为一件象征衢州的城市雕塑,不是孤立的,而是把孔子这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相融合,同时又沐浴着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衢州百姓评价说:塑像把我们对先圣的思想以及后人对先圣的崇敬,做了概括性的呈现。
南孔文化是最美衢州的文化根源,参加祭典的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吐露心声:“孔子雕像对传承发展儒家文化,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深厚凝重、大方醇正的孔子像立在这里,是耸立在南孔圣地的一座文化泰山,人们仰望他,膜拜他,追寻他的身影,可以说,他为这个民族点亮了思想的光芒,他为文化的历程立起了不朽的丰碑。在漫漫的历史与未来,他的海内外弟子将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
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希望所在!
儒学区,一个文化符号
孔氏南宗家庙是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的全国仅有的两所孔氏家庙之一。自孔氏南迁起,孔氏后人就没有停止过衍圣弘道的脚步。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全国首个休闲区”过程中,衢州注重文化空间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利用,全面启动儒学文化区建设。
2013年,占地40万平方米的儒学文化区建设拉开序幕,包含一山、一庙、一街、一馆、一雕像、一碑林、一市场等内容,通过新建中国儒学馆、孔子雕像,改造提升孔庙、孔子文化公园和周边道路、景观、商业等配套设施,着力为儒家文化的传承、拓展提供场所和载体。
脚踏铺装规整的方石,眼观气派精致的门楼,手触古朴厚重的铜雕……人们走进新建的儒学文化区,一股新颖别致的儒风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门楼、牌匾、灯笼,每处细节都透露出鲜明的儒学气息。循着马头墙、牛腿上的50多幅形态各异的孔子圣迹图,很容易让人读懂一个有泪有笑、有血有肉的先圣孔子。目前,除中国儒学馆明年布展完成外,其余建设均可在年内完工。
“我赶上了一个大好时代。”孔子第75代嫡长孙、76岁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孔祥楷说。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仪,改“献三牲”为“献五谷”,改乐舞为朗诵《论语》章句……孔庙内新增展现“现代人”祭孔、开办童子读诗班等内容,为儒学培养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为衢州城池的起源地,府山从唐至清便是衢州的府治所在。现在,府山公园又多了一个名字——孔子文化公园,着重体现孔子的厚重文化。绿树红花中,孔子雕像巍峨耸立,论语碑林根深叶茂。碑上的《论语》名句均出自全国的大书法家之笔。书法家们不谋而合,选择在南孔圣地留下墨迹,听闻南孔征集书法作品的消息,浙江书协主席鲍贤伦一口答应,当即写下“见贤思齐”。
商业区主打文旅休闲。“文化心脏”新桥街和周边街巷,围绕“仁、义、礼、智、信、和”六大主题,打造特色文化街区。人行道镶嵌春秋吉祥青铜地雕,景观石上书写《论语》教诲,树池被设计成十字形状,区别于楼堂馆所。在儒学文化区内,文化自然融入进公共空间,儒学被赋予时代特征,市民和游客真正实现了“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
建设儒学文化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儒学文化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在于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衢州南孔儒学文化,还将传承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的文明精神,促进构建大同社会。孔子文化公园如一本厚重的“书”,通过论语碑林、孔子雕像等文化载体提升孔子文化公园的儒学文化内涵。
衢州人,一种最美现象
衢州市由于地拥孔氏南宗家庙,被称作“东南阙里”。专家学者们认为,孔氏南宗与北宗最大的区别,是南宗孔子后人从庙堂走向民间,繁荣了市井文化,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衢州百姓多受儒学熏陶,血脉里早已根植了诚信、仁爱、友善的因子。近年来,涌现的一批又一批影响全国的“最美衢州人”典型和事迹,“最美”由盆景变风景成风尚,形成“衢州现象”、“衢州样本”,根源即在南孔儒学。
为了让市民能更直观地了解儒学文化,中国儒学馆内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立体呈现等先进技术,身处其中,就像坐上了“春秋”的马车,和孔子一道周游列国。穿越孔庙新建的“时空隧道”,从华丽古装贯穿至现代正装,南孔800多年弘儒史历历在目。
“孔子文化是庄严、高雅的庙堂文化,必须把孔子请下来,变庙堂文化为大众文化,才能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每位游客都能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体验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领衔的设计团队,为儒学文化区规划、把脉,奠定了项目的高品位,彼此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
中国儒学馆着墨儒学,是建设的核心。馆内收集了最为丰富的儒学典籍与文献资料,将定期邀请全球儒学专家、学者前来交流,今后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礼仪培训基地。儒学馆还担当着衢州“最美”教育实体化的功能,使最美精神与儒学文化完美结合。
走进衢州,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竖立在街头巷尾的灯箱、广告牌,不是商业广告而是“最美衢州人”的照片和名字;大街小巷的LED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衢州人价值观的文字。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追根溯源,自800多年前孔子嫡孙南下衢州以来,仁爱精神就伴随着诚信正直、崇礼尚义、责任奉献等优良传统,深深扎根于衢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