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永康“诚信老汉”30年还掉50万元旧债

18页账本,106个诚信故事

  永康日报记者 周灵芝 程轶华

  9月21日,66岁的沈森彪终于在仙居横溪镇找到了债主王彩发,将30年前的一笔欠款——40元工资以10倍的数额归还。沈森彪同时送上了500元的红包,请求王彩发的原谅。

  沈森彪是永康芝英镇后沈村人,30多年前,因生意失败欠了50多万元的债。从1985年开始,沈森彪用抓鱼、养猪挣来的钱,一笔一笔还债。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还清所有的债务。

  “这几年,我就怕哪天晚上睡着就醒不来,这些债就成了‘今生之债’。现在,我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沈森彪说。

  记者见到沈森彪时,他正在翻看自己的账簿,一共18页,106位债主,合计536385元。每一页账簿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借钱借物的时间、数额和还款方式。

  翻开账簿的第一页,上面的信息清楚可辨:1985年10月8日,借150元买鸡赶集贩卖。这次赶集挣20元。两天后还账150元,20元还以前的老账,合计归还170元。10月17日,抓获两条鱼,重4.6斤,抵账4.6元。

  “我欠的钱实在太多了,但我有钱就还,哪怕攒了几个鸡蛋,到河里抓了几条鱼,都要拿去卖了,钱就赶紧还给债主。有时债主正好需要什么东西,我就用什么东西抵账。”沈森彪说。

  1985年前,沈森彪不仅不欠债,而且是位红得烫手的挣钱能手。无奈,他和妻子养猪挣下的钱,因下海经商,生意接连失败,不到两年就花光了,还欠了债。

  “心有不甘,总想能东山再起,结果越亏越多。最后,妻子也丢下孩子,一个人去了外地。三个孩子饿得每天吃番薯叶充饥。心痛、郁闷让我一病不起。”沈森彪说,从1988年底开始,他整整一年卧床不起。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橘子罐头吃了七天,孩子们围在床前哭个不停,母亲甚至含着泪水开始为他准备后事。

  “看见母亲藏寿衣的那一刻,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父债子还’四个字,我不能让自己欠的债拖累孩子。”沈森彪说,想到这一点,第二天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居然能扶着墙下地了。一个星期后,他又开始到田里干活。也许是想通了,也许是还债的决心支撑着他,他的病竟不治而愈。沈森彪每天下地干活,正常吃睡,一个月体重就增加了8公斤。

  生病期间,债主们纷纷来探望。此时的债主早已将债放到了一边,更多的是给予鼓励。这份情义让沈森彪终生难忘。

  “1987年,我向古山镇林坑陈村的陈长法借了8000元钱。他先后两次前来讨债,可我真的没有钱还他。后来,陈长法每年春节前都来,名为讨债,实为送东西,到我家里来欠债之事只字不提,每次还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给孩子们解馋。我心里知道,他是觉得快过年了,别人家的孩子口袋里都有好吃的,不能让我家的孩子眼馋得看着别人。”沈森彪说。

  从1995年开始,沈森彪的生活慢慢顺了起来。沈森彪说,多年来,他坚持养猪,积累了不少经验。猪生病了,该用什么药,大家都来请教他。他自己家里养了上百头猪,还给别人的养殖场当起指导员,给猪看病。

  沈森彪将账本上的欠债重新整理了一遍,按照“先还日子过得紧的债主”的原则,逐一归还。每次猪出栏,手头上攒了一笔钱后,他都会主动上门归还欠款。

  “2005年,我账簿里注着‘已还清’的账目越来越多,可仍有8万元还没有归还。大女儿家做塑料生意。大女婿见我隔三差五就抱着账本叹气,主动提出给我8万元,将所有欠款还清。女婿用摩托车带着我挨家挨户地还钱。每到一个债主家,女婿都是先道歉后还钱。是啊,有些债已经过去很多年,早已过了借款时约定的还款期,给他人造成的不便自己心里清楚。”沈森彪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找不到债主或者其他原因,有3笔债始终无法归还,其中就包括欠王彩发的那笔。现在,这笔债还了,他心头多少轻松了点。

  儿女们也非常支持沈森彪寻找债主主动还债,甚至愿意拿出高于10倍欠款的钱还债。

  沈森彪的儿女说,小时候看见债主上门讨债,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父亲也没想过要赖账。只要是债主们认为家里值钱的东西,哪怕是一把锄头、一只灯泡,父亲都会说“能抵债就拿走”。后来,很多债主都不指望父亲还债了,也没有借据,可父亲却从没放弃,坚持还钱。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两字,给他们做了好榜样,做儿女的深感敬重。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18页账本,106个诚信故事 2014-09-26 3630736 2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