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有风来

你所不知道的包豪斯

  1919年,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宣布举办包豪斯校徽设计竞赛。根据图林根政府的要求,新的校徽设计必须限定在直径为4.5厘米的环形中,还要有“国立魏玛包豪斯”的文字出现。学生卡尔·彼得·罗尔凭借他设计的“小星人”赢得了比赛,这枚校徽一直沿用到1921年。

  后来,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师奥斯卡·施莱默设计了新校徽。这枚校徽由简单的几何形和几根线条组成,看上去很像是一个人的侧面。如今,我们也能在包豪斯的很多设计作品中看到它,它已经成为包豪斯最为经典的符号之一。

  小写字母运动

  “我们提倡小写字母,因为说话的时候不分大小写!”——包豪斯所倡导平等沟通的理念催生了“小写字母”的运动,领头人是包豪斯学生赫伯特·拜耶。

  此前德国广泛使用的字体是花边衬线“哥特体”,识别度极低。赫伯特·拜耶设计出“通用体”(Universal),这种以小写字母为中心的无衬线字体系列简洁实用,方便阅读。他的字体改革得到了格罗皮乌斯的支持,包豪斯在其受委托设计的新建筑上都采用了小写字体。

  后来,硅谷中最重要的青蛙设计“frog”采用了小写字母作为公司标志,并将这种设计风格带入了苹果、微软等数码产品中。

  “苹果”的老师

  1981年,年轻的乔布斯开始参加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办的年度设计会议,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简洁、实用的包豪斯风格的产品,一见倾心。而苹果公司的另一位灵魂人物——参与设计众多经典产品的首席设计副总裁乔纳森·伊夫欣赏的则是另一位继承包豪斯衣钵的设计师——迪特·拉姆斯。

  1983年的阿斯彭设计大会上,乔布斯在主题演讲中表达了对包豪斯风格的热情拥护。他决心摈弃当时流行的黑且重的工业产品形象,要把苹果电脑设计成“一个极简而又美丽的白盒子”。这个划时代的预言在若干年后成了现实。

  包豪斯“入杭记”

  德方于2011年初便开始对大件的器具打包。为确保藏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许江亲自率队赴柏林接收藏品。

  除了藏品校验工作外,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姚之洁此行主要负责对德国收藏家布诺涵的采访,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作为研究包豪斯的博士,她面对这些“宝贝”时,除了有一种“仰慕已久”的激动,更多的是作为学人的思考——代表世界当代设计启蒙概念的作品进入一所中国艺术设计高等学府的过程,必将对当下及未来、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思考有所启迪。

  2011年3月9日,7010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列藏品运抵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海关人员开启关封并验收后,接收团队随即展开清点入库工作。从开箱、登记校验到入库,各个环节有序且严密地顺利完成。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有风来 00019 你所不知道的包豪斯 2014-09-26 浙江日报2014-09-2600021;浙江日报2014-09-2600026;浙江日报2014-09-2600022;浙江日报2014-09-2600027;浙江日报2014-09-2600023;浙江日报2014-09-2600029;浙江日报2014-09-2600024 2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