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杭州西湖区探索“紧密型教育共同体”

名师流动到乡村

  记者 石天星

  本报讯 “在浙江,小学的硬件都没什么问题,哪怕山区的小学也建得很好,差别主要还是在软件上。” 说这话时,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正乘车前往转塘小学象山校区。

  当汽车驶上高架,道路旁开始出现延绵的青山。这条路,汪培新每周都会数次往返。2011年7月,杭州西湖区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出了“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管理模式,由名校选派校级干部、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管理团队6到8人,到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工作,时间2至3年,希望在短期内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质量。学军小学和转塘小学就是首批结对的4个“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之一,汪培新兼任转塘小学校长。

  “情感上融合得好,大家才能愉快相处,团队才会有力量。”汪培新说,学军小学并不是来领导转塘小学的,两校之间是一种合作——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实现“共融共荣”的双品牌发展。

  转塘小学象山校区安静整洁,色调明快的教学楼和塑胶跑道正好印证了汪培新对农村小学硬件上的判断。转塘小学回龙、象山、凌家桥三个校区的副校长已经到齐,汪培新将召开每周例行的校务会议。

  来转塘之前,李英华在学军小学任教4年,她说,学军小学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会花时间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而转塘小学的孩子父母根本忙不过来,老师要给这里的孩子更多关心、激励与认可,“农村学校的孩子需要好老师。”

  被选派的老师每个月会有几百块钱的交通补贴,但他们看重的是这里更大的后续发展空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因为到转塘小学来工作,在职称评聘上将有更多机会,而对学军小学来说,骨干老师的支教使得内部的职称名额更松动,有利于激励新教师的发展。

  当被问到学军小学给转塘小学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时,转塘小学的陈斌老师沉思片刻后回答:“过去,转塘小学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而现在,我们倡导的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人生’,学军为我们注入了一种更先进的价值体系。”

  每每提到教师流动,汪培新总是说,除了流动均衡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强各校的校本培养。

  现在,转塘小学的老师还办起了一份校报,主要登载先进的育儿经验,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看报的习惯,老师就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把校报读给家长听。

  转塘小学的孩子不像学军小学的孩子那样在家吃了早饭再来上学,他们总是早早出门,在学校周边的小摊上吃早饭。老师便在校报上劝说家长尽量为孩子做早饭,这样更卫生也更健康。慢慢地,在小摊上吃早饭的学生少了,而主动为学校献计献策的家长多了。

  “当这种家校互动多了之后,当先进教育理念被全校教师、家长接受并实践之后,教育的品质就会提高。”汪培新说。

  不久前,转塘小学在西湖区小学的科技节上获得第三名,在强校如林的西湖区,一所农村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不易,许多人用这来说明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办学的成绩,但汪培新说:“得奖,依然是用一种功利指标体系来衡量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要看孩子学得是不是有兴趣、有信心。看孩子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目前,西湖区已经形成了9个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这是西湖区继连锁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教育探索。“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让西湖区找到了推动区域内高水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西湖区教育局局长钱志清说,西湖区是传统的教育强区,而今后将更有信心朝教育现代化的先行区迈进。“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将教育均衡的辐射半径从城区延伸至更远的农村,希望通过提升区域办学质量来带动区域发展,从而加快西湖区的“第三轮城市化推进”。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名师流动到乡村 2014-09-25 3633637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