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打造国家廊桥公园 建设全域生态景区

绿色发展的泰顺样本

  打造国家廊桥公园 建设全域生态景区

  绿色发展的

  样本

  文/陈小向 周海港 虞佳琳 张陈晨

  “九山半水半分田”,曾经制约泰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如今成为泰顺弯道超车的最大优势。

  “山多、水多、桥多”,百年前如此,如今绿水青山依在,生态发展新路已越加坦荡。泰顺持之以恒以生态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成功创成国家生态县,成为生态文明示范样本。

  随着现代交通网络日益畅达,泰顺这处“浙南净土”正迎来蝶变的新机遇。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后发崛起,这是泰顺优化工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加快时尚产业发展的超车崛起路径。

  “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之后,泰顺纵深把握,再次扬帆起航,全力打造“国家廊桥公园”,依循“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思路,把发展旅游与时尚文化、养老养生、廊桥古迹、生态文明结合起来,“两美”泰顺的蓝图触手可及。

  绿水青山筑造生态文明梦

  在一系列的专业测评中,泰顺以客观的数据告诉人们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曾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全县10个乡镇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

  2014年1~8月泰顺环境空气优良率95.8%,是全省4个优良率超95%的县级以上城市之一,排名温州全市第一;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和县界出界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全县244条河道基本干净清洁,水质良好,其中243条河道满足“可游泳”要求……

  在1761.5平方公里的县域内,林地面积21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6.7%,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温州水源保护地。

  游客来到泰顺,可以感受到溪水潺潺、瀑布飞落的清凉;可以观赏鱼儿戏水、鸟语花香的野趣;也可以漫步于千年榕树、百年廊桥的历史深处,享受天下第一氡泉的滋润与温热……

  生态立县,这是泰顺人把多山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的远见卓识。在全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的今天,泰顺无疑是生态文明示范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欠发达山区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典型示范。

  仅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一项,泰顺每年统筹2400万元,其中县财政拿出1400万元,用于家庭到村镇、村镇到县城的垃圾和污水处理网建设,实现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为了保护水源地,泰顺禁止在珊溪库区等地发展畜禽养殖、污染企业;为了完善生态屏障,泰顺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建成生态公益林123.6万亩;为了提升生态意识,生态建设成为各乡镇和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唯GDP论成绩……

  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秉着环境优先的原则,泰顺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围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展开,保障县域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泰顺山水更美更宜居。

  绿色产业助力经济腾飞翼

  古人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在务实、崇学的泰顺人看来,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可齐肩并进,相互助长,他们有信心、有毅力实现泰顺经济社会绿色崛起。

  如今,泰顺的后发优势正日益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9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23元,增长11.3%。

  高增长的数字背后,源于坚持调结构、提质量、促转型的绿色发展,得益于不断做大做强的生态经济。

  全力发展生态工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泰顺以“四换三名”为着力点,建立“倒逼+激励”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强化“治旧控新”,逐步关停和转移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近年来,累计1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因环评问题被拒之门外,2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全部被关停淘汰。近期,该县还对罗阳生态工业园和(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进行了功能调整,将不再引进工业企业,转而引导生态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经济生态化,农业现代化。泰顺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加强农业“两区”建设,鼓励支持农业走无公害、绿色、有机之路。水果观光采摘园、气雾化蔬菜工厂、蜗牛养殖基地、油茶示范基地等特色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也吸引了在外泰商回归投资创业。集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家庭农场、现代复合式农庄、农业综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带领泰顺的生态经济进入现代化轨道。

  养老养生产业融合发展。泰顺司前畲族镇总投资约5亿元的养老养生基地将于下月开工建设,该项目集医疗、旅游、休闲、保健、养老和养生为一体。山水胜境、生态农庄、天然“氧吧”、养生温泉,泰顺将成为旅游养老、“候鸟”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的养生福地。

  “不搞工业化也能实现现代化”,绿色产业是泰顺经济腾飞的翅膀。

  时尚旅游体验特色文化美

  泰顺有被誉为“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岩岭;有“天下第一氡”之称,水温高、矿度低且保健功效好的承天氡温泉;还有湖光山色两相宜,清凉养生的飞云湖景区;遍布全县的廊桥古迹……

  泰顺以旅游主业化为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廊桥、氡泉、乌岩岭、泰顺石、飞云湖等特色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随着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廊桥文化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快速推进,茶文化城、百丈皮划艇训练基地、自驾车营地等特色养生休闲、旅游购物基地陆续建成。不久的将来,泰顺将成为一个旅游、文化、休闲相得益彰的特色时尚旅游新区。

  “元宵·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2013中国·泰顺全国露营大会”、“2014中国森林旅游节”、“泰顺氡泉第二届啤酒烧烤节”、“舌尖上的泰顺——泰顺县首届特色菜大赛”、“有氧泰顺行——千车万人游泰顺”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不断激活泰顺的旅游热潮。

  时尚的生态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泰顺。今年1~8月份,全县接待游客171.0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040人次,旅游综合产值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5%、47.10%、39.41%。

  近年来,泰顺陆续收获了“中国生态环境最优县”、“中国廊桥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众多金名片,还入选了“2013旅游业最美中国榜”、“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浙江十大养生福地”、“浙江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浙江十大最美自驾线路”。众多美誉的背后,是泰顺坚持旅游主业化的智慧选择。

  发展时尚生态旅游,是泰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廊桥公园绘就人居新画卷

  泰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山峦起伏、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境内现有古廊桥36座,其中有18座古廊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古廊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是我国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

  作为数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历史遗产,泰顺廊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分布在青山绿水间,帮助人们跨山渡水,也融入泰顺人的生活。廊桥像一位老者,在风雨沧桑中,为泰顺人指引回家的方向,也为远来游客娓娓讲述历史深处的故事。

  三两白鹭翩跹于桥下,千年古树守望在桥头,溪水叮咚不舍昼夜,街头巷尾生活悠闲。经过岁月的打磨,廊桥与溪水、石碑、古树融为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迹,成为活的山水古画,勾勒“廊桥文化”之乡的独特景致。

  古朴的廊桥、灵秀的山水、丰富的民俗,泰顺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整合廊桥建筑文化、民俗乡土文化,初步构建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廊桥文化”体系。“中国最佳生态、世界最美廊桥”让泰顺享誉国内外。

  在这片山水胜地,每年定期举办的“廊桥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文化活动,以及廊桥文化园、廊桥博物园、泰顺石文化创意园、茶文化城、畲族风情园等文化项目的建设,构建出泰顺以“廊桥”为核心的独特生态旅游品牌。

  全域大景区,全县大公园。泰顺以建设全景花园式、人文景观化的“国家廊桥公园”为目标,串起遍布全县10个乡镇的廊桥遗迹,盘活古村落、古文物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廊桥建筑、景观小品,构建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的魅力空间。生态城区、绿色城镇、美丽乡村,一幅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全县大公园美景呼之欲出,令人心驰神往。

  构建廊桥文化体系,既能增加旅游人文魅力,同时也让每一个泰顺人共享生态发展的美好生活。这是泰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和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之后,再一次探索奋进。

  “国家廊桥公园”,为泰顺“两美”建设再添神来之笔。

  名词解释

  廊桥

  廊桥,泛指有廊屋的桥。廊桥又称屋桥、亭桥,因廊内可避风雨,许多地方称之为风雨桥;也因桥上建筑华丽,内部装饰考究,有的地方称之为花桥;还有地方把它称为风水桥或福桥。称呼虽然不同,结构和造型也有差异,但廊桥所起的作用基本一致,除交通功能外,内部还设有神龛、店铺,兼具休憩、祭祀、商贸等作用。我国修建廊桥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古代中国民间建筑的独特例证,廊桥独特的构造对于现今桥梁建筑仍有很大借鉴意义,在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泰顺境内有36座古廊桥,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其中有18座古廊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古廊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

  泰顺廊桥是北宋时期中原虹桥的再现,是中国虹桥的代表,被专家们称为古代木结构桥梁的活化石,为古代桥梁史上虹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图片由泰顺县委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绿色发展的泰顺样本 2014-09-25 浙江日报2014-09-2500007;浙江日报2014-09-2500010;浙江日报2014-09-2500008;浙江日报2014-09-2500009;浙江日报2014-09-2500011;浙江日报2014-09-2500012;浙江日报2014-09-2500019;浙江日报2014-09-2500018;浙江日报2014-09-2500020;浙江日报2014-09-2500022;浙江日报2014-09-2500023;浙江日报2014-09-2500027;浙江日报2014-09-2500029;浙江日报2014-09-2500035;浙江日报2014-09-2500014;浙江日报2014-09-2500015;浙江日报2014-09-2500017;浙江日报2014-09-2500039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