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清泉润民心
——龙游着力产业调整助推“五水共治”纪事
文图/县委报道组
汩汩清泉润民心
——龙游着力产业调整助推“五水共治”纪事
文图/县委报道组
灵山江古堰——姜席堰,道法自然,因势利导,“引水不引洪,截流不成灾”,“得沾堰水者,皆称沃壤”。古堰始建于元代1330年,明万历年间,更是“每岁修堰,相沿为例”。68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古堰仍在发挥作用。古堰的建造与变迁,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龙游古人的治水文化和不凡的治水智慧。
“力保清水下三江”,龙游县委、县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在全省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的今天,作为生猪养殖大县、中国竹子之乡和衢州出境水最后一道屏障,龙游治水无疑既要知难而进,更要有气魄胆识。紧盯两大产业,打好两场硬仗,是龙游“五水共治”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
“一滴水折射经济发展质量,一条河看出生态转型水平。”龙游县委书记方健忠说,以产业调整助推“五水共治”,破立之间,既是做污染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又是做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的加法,更是做顺民心惠民生的乘法,这样的共治共享,正是党委、政府和广大百姓的共同期待。
一份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士断腕的决心,催生了龙游治水的速度与激情。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一年多来,全县上下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加快形成治水治污破竹之势,打造了“五水共治”的鲜活样板。
百万生猪“大裁军”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强县”,这些头衔,曾经是龙游的光环与荣耀。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县生猪养殖户1.3万余户,生猪饲养量高达220万头,产值达20亿元,位居农业总产值“翘首”。
然随之而来的是,在龙游农村和城郊,猪圈遍地开花、粪水乱排乱放、蚊蝇群飞乱舞、臭味刺鼻难闻……高密度的无序养殖、低水平的处理技术,使生猪养殖成为龙游第一大污染源,全县环保信访案件中1/3涉及生猪养殖污染。
詹家镇徐家村是个养猪专业村。全村445户中,养猪户超过1/3,年出栏生猪1.5万头。在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之前,这里猪粪水长年直排,溪水变成黑臭河,地表水受污染,空气中夹杂着令人窒息的臭味,土壤、水源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环境恶化导致生猪发病率上升,由于监管不力,丢弃病死猪等一系列问题又给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家门前就是养猪场,我已经十多年没开过窗户!”石佛乡峰塘山村农民苏杰祥曾经满腹牢骚,周边十多家生猪养殖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自家小洋楼建起来,基本不敢开窗户。养猪场污物随意排放而污染当地环境、加剧与周边群众的矛盾。不少村民抱怨,少数养猪户口袋里有钱了,但人们的生活环境变糟了,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猪”。2013年4月底,正式启动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与产业提升工作。要求村庄内、饮用水源保护区、离河道200米范围内的养猪场(户),一律关停拆除;离村庄200米范围内的,须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且治污设施配套到位确保达标排放的才可保留;其他地方养猪场,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进行工业化治理;3000平方米以下进行生态化改造。“三必拆”范围内养猪场一律拆除,科学划分限养区与禁养区,规范建设宜养区治污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
截至目前,全县拆除验收养殖场1.21万户,面积160万余平方米村庄内生猪养殖场全部关停拆除或移栏出村,完成目标任务的172%。位于龙北生猪养殖污染重点区域的塔石、横山、小南海、模环、石佛等5个乡镇,今年以来已关停拆除3800余家、面积50.2万平方米,占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46.1%。如今,“养猪司令”锐减,到年底,全县生猪数量可减量近百万头。
一根毛竹管到底
一根毛竹,中间炭化蒸煮,两头烧制竹炭,竹枝做成扫把,下脚料作为燃料——这就是龙游南部山区以炭化(蒸煮)篾业为龙头的竹加工企业生产模式。整根毛竹看似被“充分利用”,实际产品附加值却很低,还会产生不少废水、废气。
家住溪口镇灵上村凤凰山的老郑,最担心他那几分稻田:“加工厂排出的污水碱性太强,流进稻田,水稻就结不了穗。”几年来,庙下乡凉丰村竹拉丝厂发展到二三十家,都建在道路两旁,几十根烟囱一起冒黑烟。当地村民都说,屋外空气中飘散着颗粒状的烟灰,白衣服晒一天会变成黑衣服。
据县环保和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每年排放炭化废水3万吨,蒸煮废水6万吨,COD含量浓度分别高达6万、2万,且含有10多种有毒物质。而龙游现有工业污水处理能力,仅在500个COD浓度以内。炭化篾污染整治刻不容缓。
然而,竹制品加工行业一头牵着环境,一头还牵着发展。全县拥有40多万亩毛竹林,有竹加工企业(户)115家,2013年总产值达16.5亿元,与炭化(蒸煮)行业紧密相关的用工近2万人,不少竹农依附炭化篾企业生存。产业调整底气从何而来?又何以赢得广大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加工企业和广大竹农来说,消除思想顾虑是关键。只有想方设法,加快现有加工企业转型,加大招商力度,为关停企业找出路,为毛竹资源找销路,确保竹农在转型中实现增收,才能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县相关部门从去年开始,就多次带领企业主及相关从业人员到丽水、宁波等地的竹加工企业“求经问道”,一批竹加工企业在摸索中找到了转型方向。
从事20多年家具生产的郑石丰兄弟俩,从粗加工转向成品开发,率先以竹代木,批量生产办公用具、沙发,产品受到客户青睐;庙下乡凉丰村人炭化篾企业主邱炳生,把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成来料加工生产车间,再次走上创业路。
今年7月、8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组织招聘会,为南部山区转产转业的劳动力搭建服务平台,为他们送去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信息。求职者还可根据个人需要报名就业创业免费培训。目前,69家炭化(蒸煮)篾企业全部申请自愿退出,已拆47家,剩余企业将于9月底前全部拆除到位。
绿色治污有良方
从源头治水,向绿色寻方。探索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规模化标准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划建设20个畜禽生态养殖园区,创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开启模式”、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的“集美模式”,对畜禽废弃物,则推行工业化、生态化、无害化处理模式。
如今,开启公司8辆全密闭槽罐车一天不停,在全县养殖场收集猪粪,日集猪粪300余吨。公司第二期1兆瓦发电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完成2兆瓦的装机容量后,每年可收集利用生猪排泄物18万吨,这相当于60万头生猪的排泄量,约占全县出栏生猪的2/3。另外,还可年产固态有机肥约3万吨,发电1600万千瓦时。
“开启模式”把猪屁股擦得更干净,而“集美模式”,则把原来的环境杀手,变成了环境的朋友。龙游在全省率先建立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采用目前国内最新高温炭化处理技术,将病死动物全部变为生物质炭资源化利用。
政府鼓励养殖场建病死猪冷库(柜),若有需要,处理中心和保险公司一个电话就会上门。病死猪赔偿依据由称尸重改为量尸长,既规范了赔付,又保障了养户利益。目前,全县140万头生猪纳入统保。
处理中心今年3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处理病死猪20万余头。全县病死动物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保险理赔准确率均达到100%,从源头上解决了病死生猪随意丢弃、流入非法加工销售渠道的问题。
“通过强强联合,50家规模养猪场抱团自创‘九号牧场’品牌。”龙游县龙珠畜牧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赵春根介绍,7月10日,“九号牧场”在浙商所挂牌上市,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养猪业的转型升级,打破猪价“大起大落”怪圈。是迄今为止浙商所首个生鲜品种,也是国内首个在公开市场运用即期交易模式上市的生猪产品。
省级龙头企业腾龙集团,将上马3万吨竹疏解坯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消耗原竹5.4万吨,不需要炭化环节,竹材利用率接近100%,可为竹加工企业增收970万元;浙江大竹海核心景区“六春湖”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正在实施或通过项目决策咨询。
通过工业化和生态化改造“二选一”站队,在全县保留的791家养殖场中,实施工业化改造的为399家,已启动200家,完成50家;纳入生态化改造的392家,已完成268家,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中。
引得清泉润民心
在一次河(段)长会议上,桌上陈列着一排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样本。样本来自塔石溪、模环溪、灵山江、社阳溪等7条河流,封装在广口瓶里,贴着标有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的“身份证”,或清或浊。河(段)长们低头细细查看自家的水,又瞅瞅别家的水,有的摇摇头,有的红了脸。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县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双百双千双万”治水先锋行动。“百个机关洁百溪(渠)”、“千个支部清千塘”和“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大手牵小手,共筑治水梦,构筑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五水共治”的全景图。
“干部自己不跑,群众怎么能追?”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时间表,乡村干部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家住社阳乡红光村的邱银根,8年来靠养猪维持生计,母亲年事已高,妻子患有心脏病,儿子大学在读。“大水缸”禁养生猪,道理他懂,但要自已不养猪,他死活不同意。乡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帮他牵线搭桥,解了邱银根后顾之忧。“乡村干部来过百余次了,再不拆我都不好意思了。”从此,社阳成了无猪乡。
詹家镇徐家村村支书孙友军,做了10多年苗木生意,平日里爱打赤脚,被村民戏称为“赤脚书记”。今年5月,他带头推倒自家400多平方米猪圈,让妻子伤心落泪。在他的影响下,妻子主动加入村助拆队。4个多月来,孙友军进了一家又一家,跑了一趟又一趟,磨破嘴皮,讲解政策,落实工作。经常在助拆队搭把手,孙友军不得不穿上久违的鞋子。“穿鞋子真别扭。”他笑笑说。
面对几十次上门的乡镇干部,养殖户们不再犹豫推诿。8月底,紧临衢江的县内规模最大一家养猪场拆除。看着3万多平方米的猪舍夷为平地,企业主冯燮正一点不含糊:“整治事关子孙后代,我没有理由不支持!”
县里将引导退养户转型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一棚转多棚,因地制宜引导养猪户将猪棚改为药材棚、花棚、菜棚、菇棚、果棚等,取得了良好成效。社阳乡、沐尘乡等养殖户种植中草药、特色水果等,亩均增收6000元以上。
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县里投入2个亿资金,用于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全县各部门压缩的“三公”经费,悉数用于“五水共治”。上半年,全县13条河道清理所需的315万元资金,就全部来源于“三公”经费捐款。
从工作一线锻炼、选拔干部,对不合格党员加大处置力度。从5月到8月,全县对52名工作敷衍塞责的党员作出停职检查、限期改正等处理;2013年4月至今,从治水一线共提拔26位干部为县管干部。
产业调整助推“五水共治”,换来的是水清岸绿景美。如今,黑臭河变成了清水河,新增了5条可游泳的河流。猪倌不养猪,转行干得更红火。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0元,同比增11.6%,增速全市第一,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污染源得到了有效管控,灵山江水质已达到二类水标准,衢江出境水质常年保持三类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