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路桥拟3年内清理全区所有4099口池塘——

门前清池又鉴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乡的游子们,浓浓的乡愁里,想必都有一口儿时的“半亩方塘”。

  夏日的池塘,最是热闹欢快。从第一个孩子扑进水里的那一刻起,快乐便在水面上荡漾开来。埠头石板上搓洗衣物的女人们笑骂着,手上却一刻不停。天色渐暗,劳作归来的男人们,也窜入水中,赤条条向池塘深处游去。有人指着水里白晃晃的影子说了句什么,岸上便响起成串的嬉笑……

  笑声湮没,模糊在水乡的记忆里。这些年,水田逐渐荒废或改作他用,池塘已不再是灌溉的必需;自来水进村入户,池塘的浣洗功能也在退化丧失。如今,乡村池塘多半已被垃圾填埋、淤泥充塞,可以游泳、浣洗的池塘,在水乡竟已如“旧时迷梦”了。

  今年起,位于温黄水乡的路桥,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池塘整治。他们摸排出全区4099口池塘,计划分3年完成清淤疏浚。今年,全区将完成疏浚清淤50%(2049口)的目标,并打造示范池塘46口。截至7月中旬,已完成1357口池塘的治理。

  这些走向衰亡的乡村池塘,如何重现清波?新时代的池塘,在人与水的相生互荣里,能否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别了池塘

  80岁的陈子根坐在墙角下劈柴火,几米开外就是村里的皇帝塘。在路桥区路南街道联合村,这是远近闻名的深水池塘。“乾隆皇帝在此洗过手”的说法真假难考,“皇帝塘”的名字却就此流传了下来。

  “这口塘早就死了。”陈子根在塘边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皇帝塘的兴衰荣辱,“以前有5米多深,边上的农田都用这水灌溉,水清得很,夏天都在这里游泳。”

  这都是“老底子”的事了。“自从分田到户以后,池塘乏人管理,几十年没有清淤,塘里都是垃圾,臭气熏天。”

  皇帝塘昭示的是水乡池塘普遍的命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路桥区水利部门多次调研、摸排发现,全区4099口池塘普遍“淤积加剧、污染多元、侵占严重”,很多已经成了真正的“垃圾池”,污染程度远远超过河道。

  身处水乡,路桥历来港汊纵横、河塘遍布。“以前究竟有多少池塘,已经很难查证,但这些年消失的池塘却不少。”区水利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姜金宇说,现存的池塘,分布极度不均——东部的金清镇和蓬街镇,总数占全区约四分之三,分别有1793口、1208口;而越是靠近城区,现存池塘越少,“路桥街道只剩7口,路北街道只剩10口。”

  “池塘一直是属地管理,主体是镇(街道)、村(居),水利部门监管。但事实上,都是村民自管为主。”姜金宇说,自从分田到户后,池塘不再集中清淤;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直接替代了塘泥肥田的功能,“路桥建区以来,就没有大面积清过塘泥。”

  塘泥失去了吸引力后,村民们不愿自发清淤,而村、镇同样缺乏动力。“涉及河道的疏浚和保洁,上面都有补贴,但池塘没有。”姜金宇说,管理部门缺乏重视,也是池塘未能清淤疏浚的原因之一。

  拯救池塘,呼声越来越高。早在2012年,路桥区人大专项提议中就提到,要“扩大河道疏浚、保洁范围,将池塘疏浚列入区补范围”、“加强水域保护,尽量少用箱涵工程代替地上明河。”

  在随后的水利部门调研中,村镇干部及群众也反复呼吁,要求整治周边水环境,特别是房前屋后已经遭受污染和淤积的池塘,不仅严重影响乡村的生态环境,而且近年来路桥接连遭遇内涝,与池塘淤积严重不无关系。

  “直到今年全省开展‘五水共治’,才算找到最好的契机,迈出实质性一步。”姜金宇说,区财政专门安排资金进行补助,按照实测清淤量,每立方米补助5元,每口池塘最高可补助5万元。

  “泳池”归来

  皇帝塘又可以游泳了。

  经过集中清淤,皇帝塘恢复了5米的深度,“塘泥就近填到附近的水稻田里。”村委委员陈光明说,4家企业和村民们一共筹集了10万元,不仅全面清理了垃圾和淤泥,还在池塘四周做了绿化,“为了方便大家游泳,我们还安装了6盏路灯。”

  行走在路桥的乡野间,可以游泳、浣洗的池塘越来越多。一夜间,仿佛回到了过去。

  新桥镇十甲陈村,村委办公楼两旁有两口池塘,东边是茶亭湖,西边是东文湖,每口塘都有2亩地大。

  整修后,两口池塘被一条约2米宽的沟渠联通起来。塘沿一律砌上了石块,岸边还修了围栏,种上草坪和树木,“边上的小区全部做了截污纳管,污水不再排入池塘。”村主任林金君说,他们在池塘里放养了不少鱼虾、贝壳,“为了增加水体含氧量,我们还特意增加了6个喷水口。”

  如今,一到傍晚,茶亭湖边就会看到成群游泳的人,“我们还商量在沟渠里增加设施,可以让小孩子游泳。”

  更多的池塘,在儿童游泳的安全问题上,动足了脑筋。皇帝塘水面上用浮标拉起一张网;金清镇的三坨村,一队塘用一根钢管扯起一张防护网。

  池塘恢复生机,浣洗的功能也必不可少。然而,任由洗衣污水排入池塘,难保水体不被迅速污染。

  在这个问题上,联合村的村民们想了不少办法。如今,皇帝塘边上4个新砌的洗衣台下,都安装了专门的污水管,“洗衣水直接通过管道集纳,只有最后漂洗的时候,才允许直接到池塘里去。”

  “泳池”归来,池塘复活,这一汪水再次成为村里人游赏、玩乐的好去处。新桥镇前七份村,前七份内河整治后,不仅清除了淤泥,还做了不少生态化的景观处理:池塘保留水中绿岛,水中还种下金龟藻、狐尾草等10多种水生植物。

  活水入村

  新桥镇凤阳章村的前景浃,是个W型的池塘,贯穿居民区。在此之前,河岸边的村民生活污水都直排入河,岸边垃圾成堆,池底淤泥堆积,终于成了一滩死水。

  去年底开始,村里下决心整治前景浃,“光淤泥就挖了5000多立方米。”村支书章高清说,清淤整治之后,村干部们又发愁池塘怎样才能长久保持干净。

  对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的同时,曾做过水产养殖的章高清想了个办法:养河蚌。“河蚌是以浮游生物以及氨氮等为食物,能净化水质,每天吞吐量达到1吨左右。”至今,村里在前景浃已投入了3000多只河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凤阳章村随后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塘塘相连。

  凤阳章村共有53口池塘,主要分布在村子东西两边的农田里,除了其中一口池塘留作它用,其余52口目前都已经清淤完毕。

  “村子东边有200多亩农田,20多口池塘,现在全部用管网连通起来。”章高清说着自己的“土办法”,“农田里的水不是有农药残留吗?先流到20多口池塘里,池塘里养可以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再将净化后的水引到前景浃,给村民生活用。”

  塘和河也要连通。“前景浃要能进能出,从东边池塘引水,再流入环村河。”章高清说,因为有了池塘净化,流入环村河的水质,仍然相当不错。

  将原本相对独立的池塘,串联成互通的水系,不仅在凤阳章村得到实践,更多的地方正在仿效。

  金清镇南盟村共有32口池塘,上次清淤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村支书徐小云拿出一张规划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划着很多圈,每个圈都代表着一口池塘。图上,这些圈圈被连成了一长串,“中间用涵管、沟渠联通,一共1.8公里长。”

  尽管仍在规划阶段,但徐小云充满期待,“以前每口塘都是单独的,可以说是死水,以后联通了,不管发大水还是干旱,相互之间水系联通,效果肯定更加好。”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门前清池又鉴人 2014-09-23 3576177 2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