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李慧慧

四株杨梅树

  大清早,父亲打来电话,让我有时间回他那里一趟。

  我以为父亲出了什么事情,才早上五点,我还想多睡一会儿。

  父亲说,他上山摘了些杨梅,让我取回来给公公泡杨梅酒。

  我听到外面正在下雨,担心地说,怎么那么早上山去了?

  父亲说,是昨晚上山的,没想到还能摘那么多,有一些颜色深一些的,尝着也挺甜的,其它的就泡杨梅酒吧。

  家里的杨梅还有吗?我很怀疑。

  父亲说,有啊,只不过很少,再不去摘要么被别人摘了,要么被虫子吃了,你早点来,要不然久了坏了。父亲再次强调。

  杨梅还会有多少呢,还会如当初一样甜吗?我忽然伤感起来。

  家里的杨梅树是母亲种下的。

  杨梅成熟的季节,有一天母亲忽然对我们说,今年你们不要买杨梅了,家里的杨梅可以吃了。我们这才知道,母亲居然不声不响地在山上种下了四株杨梅树,我们甚至都疏忽了山上还有一块地是属于我们家的。那些年,我和妹妹在外面工作,父亲常常早出晚归,家里闲置的山地有些给了同村的人,只留下离家最近的一块和最远的一块,最近的那块地母亲闲时种些葱什么的,而那四株杨梅树便是种在最远的山地上。

  那一年,天气很热,我在家待着没事情,就跟着母亲上了山。母亲原本不打算让我上山,怕我晒黑。直到把我从头到脚包上一层布,戴上帽子,不露出一丁点儿皮肤,才允许我出发。母亲在前面带路,我在后面跟着。

  盛夏时节,山上热气逼人,虽然太阳已经下山,但依然有股热气迎面而来。走在山间,看着青草在太阳的炙烤过后那种蔫蔫的神情,心里想着杨梅是不是也会蔫蔫的。走到半山腰,母亲指着远处几株矮小却茂盛的杨梅树,非常自豪地说:看,那就是我们自己家的杨梅树。

  走近了看,绿树碧叶间,红红的杨梅以妖娆的各种姿态精神地挺立着,有的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身躯,有的大大咧咧地露出笑脸,有的风情万种地挑逗着你。走到一株树下,母亲说:你先摘几粒尝尝,杨梅是杀百毒的,不用洗的。我看到一颗特别红特别大的,刚摘下来要吃,母亲忽地夺过去,笑着说:真是笨蛋,你没看到有虫子爬过的痕迹吗。母亲随后从树上小心翼翼地摘了几颗,然后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细心地擦了擦,递给我:嗯,吃这粒。我尝了尝,酸酸的,不如街上卖的好吃。母亲看我失望的样子说:等明年,妈会好好施些肥,向老果农讨教些经验来,保证会很甜的。

  母亲没有让我失望,第二年,家里的杨梅很甜,但母亲却永远吃不到了。母亲去世的第十四天,按当地的风俗要做“二七”,父亲上山去摘杨梅,回来后盛了好几碗放在母亲的遗像前。望着鲜艳欲滴的杨梅,父亲说:你自己种的杨梅,你多吃点吧。父亲一说,我和小妹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父亲说:这次杨梅很甜,是因为你妈往山上跑的次数多了,一个人挑着肥料上山,一个人……父亲说着说着忽然哽咽起来,父亲说:这次是花了心血去弄的,可惜她自己却吃不到了。父亲的语气里盛满了很多的遗憾,我们的心何尝不是那些不成熟的杨梅,酸酸的。不同的是,那些不成熟的杨梅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会渐渐变得甜蜜,而我们心里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消逝却不会消失。

  小时候,读余光中的《乡愁》,只觉得这诗写得简单明了,很有味道,但不会有那种哭泣的念头,直到母亲去世后的某一天,我重新读到这首诗,尤其是读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大声地痛哭起来。像我这样的年纪,除了读书和工作的原因离开家乡,一般不会太有思乡的情绪,而我很幸运的是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工作,上中专也是在省内,虽然在别的城市,离家需要好几个小时,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这样便利,但与家里保持着一个月三封信的交集,那种思念的心情只是情绪低落时偶而产生,而我以为多数时候只是少年初次离家带来的不安与依恋,至于更深一步的,就没有了。

  可是,从母亲去世后,我忽然有了一种情绪:杨梅满山红的季节,看着满街挑着担子叫卖着杨梅的人,内心酸酸的;超市里,母女推着车在水果摊前挑挑拣拣,我悄悄地避开,那幕温情刺痛我的双眼,走得远了,我的眼角依然泛着酸;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位像母亲那样打扮的老人走上来,眼里都会涌现出莫名的伤感;电视里说着“妈妈的味道”忽然就格外想念母亲做的菜肴,尝试着自己做了一道菜,做不出母亲的味道,心里焦急难过;抱着女儿,唱着熟悉的儿歌,忽然就流下了眼泪,搞得年幼的女儿非常不解。

  我回了趟家。没有了母亲,家里空荡荡的,父亲不在,桶里放着摘下来的杨梅,一粒粒红艳艳的,我随意地拿起一粒放到嘴里,酸酸的,如父亲所说只能拿来泡杨梅酒了,我心里一阵难过,如果母亲在的话,肯定会很好吃的。

  我忽然想去山上看看,依着熟悉的方向,一个人上了山,我看到那四株杨梅树,如往年般茂盛,但长势不好。我知道父亲要上班,没时间上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但不曾想,它们依然结着果,虽然不如前几年好吃,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坚强地挺立着。山地一片荒芜,有些地空着,野草丛生,只有那四株杨梅树依然挺立着,但我非常害怕有一天,它们会坚持不住。

  (“乡愁”专栏由本报与省作协联合开办,电子阅读敬请添加本报文艺阅读微信公众账号“有风来”youfenglai_zjrb)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四株杨梅树 2014-09-19 3621441 2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