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看时事

让历史照亮未来

——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纪念日之际

  据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当年在华北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攻击沈阳城。

  “在敌寡我众情况下,北大营和沈阳城几乎不战而退。”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说,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张学良及东北军又执行了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军,几个小时就攻陷近7000人驻守的东北军北大营,不足24小时,沈阳全城陷落。

  “不抵抗等同于开门揖盗、任人宰割,这是莫大的耻辱。”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历史不可假设,也没有如果。时隔80多年,再思“九一八”,与其扼腕,不如深思。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怕挨打。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克敌制胜。

  “九一八事变”爆发83年,抗战胜利69年,许多黑白分明、早有定论的事情,如今在日本仍然色彩模糊。有的政客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有的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

  但记者采访时,有的人对于“九一八”知之甚少,有的中学生甚至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清政府时期发生的事情;事变爆发当天的南满铁路爆破点、北大营轰炸点等历史遗迹均无标记,甚至不复存在。

  王建学说,当有的国家拼命否定和掩盖历史时,我们更要加倍重视历史教育,不能让历史湮灭于尘埃中。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6 让历史照亮未来 2014-09-18 3624364 2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