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教育实践活动,舟山电力回应民生关切——

楼道灯亮,百姓心亮

  核心提示:

  灯坏了谁来修,维修费谁来出……楼道灯不亮,看似小事一桩,却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困扰不少老小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这一老百姓反映集中的问题,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主动回应关切,积极为群众点亮黑楼道,受到广泛好评。

  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李彦 王文波 盛相良

  住在老小区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走廊和楼道灯时好时坏,难免磕磕绊绊。因为缺乏物业管理,有些楼道灯年久失修,常年黑灯瞎火,一些采光不好的老房子,大白天爬楼梯还得靠“摸索”。

  家住舟山定海区昌东社区的居民朱常识,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晚上回家,开门都要用手机照一下。现在好了,楼道里一片亮堂。”看着新安装的路灯和触摸式延时开关,他赞不绝口。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舟山供电公司开展“点亮楼道”志愿者服务行动,对定海和普陀区的794个楼道照明设施,集中进行免费改造或安装,帮助老小区居民告别黑楼道。日前,昌东社区16个黑楼道已重新亮起来。

老小区亮了

  这些天,住在定海区城东街道昌东社区17幢51号的居民李静波,发现楼道里有了新变化。

  “一楼的开关坏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是谁修好了。前两天,我看到楼道灯开关旁边裂开了,结果第二天,已被人用玻璃胶粘好了……”李静波细数着一次次惊喜的发现,感觉有个“田螺姑娘”在身边。直到社区工作人员揭开谜底,才知道这“田螺姑娘”,就是舟山供电部门的志愿者。

  李静波在这里已住了近30年。这幢楼过去是单位宿舍,楼道灯坏了,单位会派人来修。但到上世纪90年代房改,房子变成居民的私产后,楼道灯维护也成了居民自己的事。“这么多用户,肯定需要一个牵头人啊!”小区没有物业,热心的李静波担起了这个责任,把楼道灯的电线直接连到她家电表,由她统一缴纳楼道灯电费,再挨家挨户去收。

  可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搬离这里,把房子租了出去。原本熟悉的邻里,慢慢变成了陌生人,这给李静波收电费带来不少麻烦。“很多出租户新搬来,不清楚我们这里的情况,我也不好意思问他们要电费。”李静波觉得,电费也没几个钱,索性自己承担了整个楼道的路灯费。

  电费还是小事,让李静波感到困扰的,是年久失修的楼道灯。以前楼道灯泡坏了,她和丈夫还能叠起两张凳子爬上去换,现在年纪越来越大,老两口已力不从心,对线路老化更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楼道陷入黑暗。“4楼还住了位90多岁的老人,真是不放心啊。”

  昌东社区是个老小区,大部分房子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楼道灯已坏了很多年,还有一些楼道因为涉及到费用问题,从未开通过。“我们社区老年人比较多,进出的人员也不少,楼道一黑,就会带来安全隐患。”社区党委书记俞水飞告诉记者。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舟山供电公司在征求意见时发现,楼道灯不亮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从今年6月起,舟山供电公司对定海、普陀61个社区的楼道照明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有794个楼道的照明设施需要改造或安装。舟山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们立即行动起来,到各小区挨个进行改造安装,目前共完成363个小区的改造。

志愿者来了

  这两个月,舟山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的干忠飞、王文浩,已维护、安装了近200个楼道的电灯和线路。

  对于这些电力志愿者来说,为群众点亮楼道完全是义务劳动。“看到灯亮了,我们也开心。”日前,当记者来到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茶湾社区时,他们正在一幢居民楼的6楼修理电灯。

  记者看到,斑驳的楼道天花板上,黑乎乎的灯座上早已没了灯泡,墙上的老式开关积了一层灰,有些楼层的楼道灯上还结着蜘蛛网。

  架起梯子,拎上工具包,两位师傅沿着狭窄的楼道一层层往上爬,每到一层就重新安装电线、套PVC管、安灯座、装灯泡、换开关……干得格外仔细。完工后,他们又一层层楼进行检查,要是灯不亮,他们立即重新安装、维修。看着楼道里新换的白色灯座,干忠飞满意地擦了擦汗,准备去下一个楼道。

  据舟山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点亮楼道”惠民工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长期不亮的老旧小区居民楼道灯,维修相应线路及灯具;第二阶段专门针对那些从未安装过楼道灯的老小区居民楼。

  “居民们知道供电部门来免费安装楼道灯,非常欢迎,有的居民主动提出支付整个楼道的路灯电费。”俞水飞说,供电部门和社区沟通后,社区就张贴了通知,把这个惠民活动告诉居民,请存在问题的楼道居民,抓紧时间前来登记。

  “对楼道灯的维护和安装,我们社区没有相应经费。过去有居民来反映楼道灯不亮,我们只能帮他们联系供电部门,最多只能解燃眉之急。现在供电部门把问题统一解决了,这也帮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俞水飞感触很深。

  目前,定海、普陀已经具备施工条件的楼道,都已完成了楼道灯的维护。此外,岱山和嵊泗两个县也已进入施工阶段,初步统计有430个楼道的照明设施需要改造或安装,预计惠及用户6200余户。

居民们笑了

  在舟山供电公司,“点亮楼道”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定海、普陀两区剩余的431个未具备条件的楼道,亮灯工程也将于近期基本完成。但对于从未安装过楼道灯的老小区来说,安装一盏灯看似不难,却依然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在前期走访调查中,供电部门和社区发现,对于“要不要安装楼道灯”这个问题,居民的想法并不一致。少数住在一楼的居民认为,楼道灯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也不想缴纳电费。

  而对供电部门来说,楼道灯亮之后,居民今后需缴纳电费,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提出两个方案,最佳选择是安装分配器,将楼道灯所用电量直接平均分配到每家,今后缴纳电费就比较方便。另一个方案是,单独安装一个楼道灯电表,这样每个楼道需要有一个牵头人,今后收缴电费都由牵头人来负责。

  这段时间,供电部门正在积极联系社区,说明情况,一起做好居民的工作。“不管怎样,我们在安装楼道灯之前,必须征得每户居民的同意,最终以居民意愿为准。”舟山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不仅要点亮楼道,还要让楼道常亮。”这是舟山供电部门接下来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们将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楼道灯从“点亮”变为“常亮”。今后,供电部门将在各居民社区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设立保修点,楼道灯或线路出现故障,居民可以直接联系,随时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 专家观点

  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黑楼道不但影响居民出行,而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舟山供电部门帮老百姓点亮黑楼道,既是民生实事,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鲜活例子。现在楼道灯亮了,有没有一个具体部门来负责管理,能不能继续亮下去?相关部门应寻求探索更科学、宜行的方法,让楼道灯亮起来、亮下去。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楼道灯亮,百姓心亮 2014-09-18 浙江日报2014-09-1800017;浙江日报2014-09-1800013;浙江日报2014-09-1800020;3612197;浙江日报2014-09-1800016;浙江日报2014-09-1800026;3621537 2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