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潮生活

生意难做 信用险撑腰

中国人保财险信用保险为企业保驾护航

  通讯员 葛俊松 记者 倪冰

  日前,绍兴县某纺织品有限公司收到中国人保财险绍兴县支公司出口信用保险赔款7.15万美元,企业老板一段时间以来悬着的心终于着了地。原来该企业于去年底与美国买家签订了分6批出口总值约13.85万美元的毛衣布合同,美国买家在支付了前3批小额货款后,以货物有严重质量问题为由不再支付后续货款,万般无奈的企业只能向保险公司报案。中国人保财险根据双方往来邮件判断买家的拒付理由不成立,很快对案件进行了足额赔付,同时委托渠道进行海外追偿。

  据悉,今年以来,我省已有180多家企业投保中国人保财险信用保险,承保金额13.4亿美元。中国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已受理可损案件45件,可损总金额近700万美元,已赔付或全额追回16件,有效化解了企业收款风险,助推了我省实体经济发展。

  填平买卖双方“信用缺口”

  信用保险,通俗说就是“对买方不付款造成的损失的保险”。“生意越难做,越需要信用保险撑腰。”国际商会注册信用证专家、人保财险温州市分公司信用保险部总经理林霄深有感触。

  他分析,近年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对温州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影响。说到企业老板的“心声”和“需求”,最终都落在“信用”二字上,一是希望尽快重建温州信用体系,二是迫切希望企业自身能够增信,因为“信用”是一种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中小企业对这种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

  温州有家鞋企,原先和丽水的原料供应商企业采用的结算方式为赊账3个月,涉及货款有500万元。温州出现民间借贷风波后,供应商认为赊账有风险,要求款到发货。温州鞋企的融资压力大增。在林霄的建议下,供应商投保了信用险,逆向增强了温州鞋企的信用实力,双方的合作得以继续进行。

  “在商业信用萎缩的情况下,买卖双方之间容易出现‘信用缺口’,信用保险保障的就是‘企业付款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填平买卖双方的‘信用缺口’。”林霄认为。

  供货方不再为货款发愁

  信用保险的基础功能在于出险后及时对被保险人进行损失补偿,并通过追偿进一步减损,有效化解供货方的后顾之忧。

  今年3月,中国人保财险接到台州某车业有限公司报案,称其出口阿根廷业务收不到款,可损金额为10万美元,致损原因为阿根廷实施外汇管制导致买方无法换汇。人保财险立即委托境外渠道进行核实追偿。经过多轮谈判,买方同意将其每月仅有的1万美元换汇额度用于支付该笔欠款,直至被批准换汇后一次性支付余款。同时人保财险为了缓解该车业公司的资金压力,先行赔付了8万美元。

  据悉,信用保险这一保障功能,已引起大批企业的投保兴趣。浙江某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暖通、给水、消防、水暖配件、水处理五个市场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在全国拥有八家全资子公司,是深交所上市企业。今年8月,该公司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签署了保险标的总额达5000万美元的短期出口贸易信用保险,为生产和出口系上了“安全带”。

  提供全面风险管理服务

  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调了信用保险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出口信用保险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保险,其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并列,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三大政策安排。尤其是对我省众多中小外贸企业来说,在和国外采购商的谈判中,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如果投保了信用险,得到的不仅是风险补偿,而是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因为在投保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筛选买家、追收账款,还会帮企业完善合同、建立内部风控体系,从而有效帮助出口企业走出“有单不敢接”的困境。

  实践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一美国买家向绍兴某出口企业采购了3.99万美元货物,收货后买家借口质量瑕疵拒绝支付全部货款,并不再与出口企业联系。该企业不得已于今年7月向中国人保财险报案。人保财险经查询得知该买家还与我省其它多家投保信用险的企业有采购业务,于是向买家发函,告知其行为将影响其他供应商的保险权益。美国买家意识到这将严重影响其声誉,于五天后支付了货款。绍兴企业利用保险的信息和风控优势,为自己化解了收款风险。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1 生意难做 信用险撑腰 2014-09-17 浙江日报2014-09-1700011 2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