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化乡愁
——一份来自富阳美丽乡村的“水报告”
——一份来自富阳美丽乡村的“水报告”
逐水而居,方解水之韵;因水而兴,更知水之贵。
治好水就是安放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
文 朱凤娟
关注农村,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的精神承续。一份来自乡村的“水报告”所讲述的每一则故事,无疑回应了“全民治水”这个重大的命题。
省委主要领导曾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把握规律特点、讲求方式方法——让广大农村水变干净、塘归清澈,重塑江南水乡韵味,倒逼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方式转型升级。
于是,一份关于农村的“水报告”,与其说是一篇笔者的见闻笔录,不如说是一份来自一线的民生报告。
理想中的乡村,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说的就是富春山水。富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水的记忆勾起了富阳人的乡愁。在乡愁里,水是他们美丽的家园,是他们解渴的甘甜,是他们的舌尖回味,是他们生活的必须,是孩子们的天堂,是他们民俗的主题,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动力。
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给富阳带来巨大发展和财富的同时,也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美丽的乡愁一时间只能在我们的记忆中翻寻。
农村水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农村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农村的乡风文明与社会和谐。把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农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今天的富阳正在以农村污水治理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彰显江南水乡的秀山丽水,营造农村社会的和美乡风,努力建设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舒心、更加满意的美好家园。
篇章1:富阳的美丽乡村究竟“美”在哪里?
【参透美丽乡村建设实质——表里如一】
在走访中,我们听说就去年一年富阳已用自己“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美丽乡村特色吸引了50多个省内外考察团来取经,其中包括中农办、农业部等。不禁要问,富阳城乡阡陌之间究竟有怎么样的迷人风采?美丽乡村建设究竟“美”在哪里?
八月,来到春江街道春江村,踏看正在进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建设情况。当地村干部拉开还没有埋严实的窨井盖,为我们介绍每家每户污水的汇入线路。随行的省农办老领导忍不住说,这就是富阳人的实质,要看就看地底下的功夫牢不牢靠。
的确,美丽乡村建设全国都在花力气,各地农村面貌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一些地方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涵。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所述,“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成了不成文的标准。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花草种上了,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
在这一点上,富阳经验是相当拿得出手。以春江街道八一村为例,这个造纸企业堆里的“世外桃源”,不仅路平、房子美、环境优,而且地下管网铺设建设项目标准甚至高于城市基础。目前,村里已实现雨污分流,接通管道燃气及城市自来水。“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表里如一’才是必然要求。”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先地下后地上”,富阳先解决好下面治水、上面拆违,再搞面上整治,确保建设成效。
的确,美丽乡村,并非为了单纯“美丽”,而是要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演进、从整治人居环境向配套发展村级服务演进,才能打造出美丽乡村,让村民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
笔者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作组了解到,今年开始,富阳将用两年时间,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突破口,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底,全市计划投入资金13亿元,用于全市规划保留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户纳管率达到7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
篇章2:乡村如何让城里人向往、让村里人依恋?
【让田园之美和城市之利——相得益彰】
富阳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既富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
“在城乡统筹工作中,我们应该向黄公望学习,做到胸中有全局,妙笔点丹青,描绘好一幅‘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富阳市委主要领导说,他们提出了“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的理念,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建设令人向往的城市、令人神往的农村,使城与乡的发展和谐统一,努力打造杭州城乡统筹的新样本。利用富阳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紧紧围绕协调美、环境美、特色美、持久美“四美”,着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主体与发展规划等方面更加注重城与乡的和谐统一、田园风情和人文特色的相得益彰,努力建设让城里人向往、让村里人依恋、让外来者痴迷的现代新农村,着力展现美丽乡村的协调美。
在这样一幅秀美的图景中,水是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水上白鹭翩跹,岸边垂柳依依,吊桥旁一对新人幸福地交换戒指——像这样浪漫的婚庆场面,在“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富阳天地休闲农庄可不是头一回上演了。据悉,近年来,富阳通过除险加固建成标准化水库39座,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库区成为打造魅力农家乐的风水宝地,全市依托水库而建的休闲农庄、山庄目前已发展到10多家。
在“三江两岸”景观示范带,通过丰富的植物配置、雕塑、亲水平台、游步道、构筑小品,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和“春江花月夜”。而今天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来自之前一鼓作气的综合整治:包括春江村、八一村、联群村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启动东梓关村历史文化建设和富春山居经典山水线建设;结合江洲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完成桐洲岛环岛公路、污水处理池、休闲公园、垃圾收集房、饮用水塔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村中的池塘、空地、破旧附房等影响环境的卫生死角进行了绿化、美化处理……直到今天,这一带已经成为了市民们晚饭后最爱来的地方,也成为了演绎富阳人休闲生活的最佳场景。
从杭州走杭富沿江大道去富阳,到富阳的第一站就是东洲街道,路边有个黄公望村。这里有上百棵百年柿子树,还有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科普基地、黄公望森林公园,以及一排农家乐,当地人说这里是富阳的“梅家坞”。村子最炫目的地方还在于,这里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隐居地。
“从2010年开始,黄公望村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产业提升、旅游拓展、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庭院美化、生态保护等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成了一个体现江南山水人居特点,反映黄公望文化精神特征,具有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的风情小镇。“富阳市农办随行人员介绍说。黄公望当年结庐富春,是为了远离尘嚣而求心安。如今,潺潺流水的筲箕泉,曲径通幽的游步道,凉风阵阵的竹径,这里幽静依旧,闲致依旧。
“水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那时,河河相连,湖湖相通,村里人家大都傍水而居,出门便是水清岸绿,清波荡漾,水草丰满,鱼儿成群。”这是富阳的老人口里常常说起的过去。
治水美村,让乡愁不止存在于记忆中。
篇章3: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如何实现水清岸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
治水,必先截污控源。富阳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年初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富阳市政府今年将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城镇化的推进,增加20公里截污纳管的里程,做到农村污水设施的配套跟进。”
富阳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无违建村创建紧密结合,把握“先地下后地上”,“先减法后加法”的原则,坚持一次规划,突破重点,梯度推进,分步实施,突出饮用水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先行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地、河道边、人口集聚区、污染严重区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饮用水源保护地、污染严重的区域、河道周边作为建设重点,先解决好下面治水、上面拆违,再搞面上整治,确保建设成效。
治水,说到底是一个突破口,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到今天,需要迈入一个更深的内里,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富阳的乡村又将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提升和完善。首先,富阳遵循的是两个原则:
坚持应纳尽纳原则。依托现有4个城市(集镇)污水厂和江南新区5个工业污水厂优势,对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距离市政(工业)污水管网较近具备纳管条件的村庄,统一截污纳管进厂处理,做到应纳尽纳,确保治理效果,经梳理进厂处理的村有67个。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量多面广,涉及每村每户,项目设计既要确保达标排放,又要便于实施是推进工作的关键。因此,富阳严格按照要求,根据各村(区域)居住密度、地势标高、处理要求、综合环境、地理位置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农村生态化污水治理模式,对纳管条件具备的,原则要求建设有动力或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对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和区域,采取分散式治理模式。
其次,治水需要政府花大力气主抓,这是政府部门无法逃避的责任,但同样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在富阳,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
渔山溪大葛村段,一条条石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村民说,两年前还看不到石斑鱼,这两年的水质明显变好了。螃蟹和鱼虾增多,让渔山溪恢复了勃勃生机。今年71岁的大葛村村民陈关法,坐在门口的石板上休息。他说,村道上看不见垃圾了,都被扫得很干净。村民的卫生意识都有了,家里的垃圾都能主动送到固定地点去,由拖拉机拉走集中处理。
从今年4月16日起,《富阳日报》特别推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栏目,全面报道治理过程,寻找好的经验、做法。同时,每月底还将刊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排行榜”,对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度进行公示。目前,富阳在全市范围内已经营造了全力治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 本版照片由富阳市农办提供 | 策划:浙江日报美丽乡村提升服务中心 | 联系电话:(0571)85310716 杨剑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