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文化

言传身教正能量

——记瓯海中学全国模范教师郑小侠

  区委报道组 张灼晖 严建春

  “她一定是天使来到凡间,因为只有天使才能有如此完美的表现。”

  “儒雅沉稳的外表背后,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好男孩,身上流淌着哲学家的深邃、诗人的优雅,他的气质让我们的集体为他着迷,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

  “她志向远大,用心设计着自己美好的理想,并用永不言弃的精神为它奋斗,与她晶莹剔透的童心完美结合的,是极强的吃苦精神……她一定会幸福,因为她是最优秀的。”

  “10年一遇,天降大才!顽强的毅力、超人的智慧、善良的心地、谦和的为人、迷人的领袖气质,以及时代青年的活力与朝气,如此完美地汇集于这位清秀、朴实的男生。他必将成为我校历史上最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母校的骄傲。”

  ……

  这是一位老师在高考之前为他的学生写下的评语,当他的学生拿到一张张这些手写的评语卡时,那份惊喜,可想而知。是啊,能得到生命中重要的人,尤其是自己崇拜的老师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好比是内心沉睡的巨人被唤醒,一旦唤醒就以常人不及的速度大步向前。而这积极的祝福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这种效果,便是写这些评语的老师所希望达到的。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为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他都希望那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言传身教,是榜样的力量。

  工作15年,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其中有11年坚守在高三阵地。每一天都在为了成为学生的榜样而努力,他就是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瓯海中学历史老师郑小侠。

  传递自身正能量

  “想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老师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垂范教育。”

  垂范教育,简简单单4个字,却是郑小侠教学生涯以来最核心的教育理念。

  学校推行晨跑期间,他每天清晨6点准时在操场上迎接学生,和学生一起参加晨练。

  早自习,他和学生一起看书写字;晚自习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在郑小侠的班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学生学习成绩退步了要跑步,退步明显的要多跑几圈。而作为班主任的郑小侠,永远都会陪着跑步最多的学生坚持跑完全程。在他看来,班主任工作有多重境界,而“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是最高境界。

  “我陪着他们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想要监督或者检查什么,而是想告诉他们,老师都能坚持下来的事情,他们更应该坚持。”如郑小侠所说,他经常带领全班同学跑步,整齐的队伍,一致的步伐,双脚敲击大地震憾的声音,激情四射的口号,那是一种精神力量!

  “在我带过的9届高三中,第一届是3年二班,我们创造梧田中学的第一个100%的高考纪录,我第一年来瓯海中学也是3年二班,我们创造了瓯海中学的文科平等班高考纪录。此外,我再没带过3年二班,我希望,这又会是一个创造纪录的3年二班。”这段话摘自郑小侠博客,3年二班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2005届三(2)班,原是一个各方面比较落后的班级。但经过郑小侠的“能量教学”,班级逐步拧成一股绳。这个班级的转变与进步对全年级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并创造了高考重点上线新纪录。2006年,作为老师代表在毕业典礼发言结尾时,郑小侠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三(2)班的同学们,我爱你们!”之后是排山倒海的回声:“郑小侠,我们也爱你!”从师生脸颊滑落的泪滴,诠释了这一年真心的付出和深厚的师生感情。

  “感谢您让我的高中生活,在学习成绩之外拥有那么多浓墨重彩的记忆”;“渴望拥有一个向您一样的充满能量的不平凡的人生,不得不承认,遇见您以后,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完全地变了”……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语来自郑小侠所教过的学生,每年他总能收到学生们的问候,就今年的中秋节,他的手机里已经收到了几百条来自学生的祝福。

  春风化雨微能量

  “孩子们”,这个称呼是郑小侠对他的学生的昵称,不论是已经毕业的还是正在求学的,他都习惯这么叫他们。在他看来,这些正处在人生交叉口的学生就是他的孩子,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

  “早上文综有点难,量有点大,孩子们出来后情绪普遍不怎么样。潘翔、周健、跃茹、姜娅几位高手,回到自修室后都不想去吃饭了。我陪大家聊了好久,周健感叹说:经历过高考,今后人生的任何挑战都不怕了!是啊,这就是高考更大的价值吧!”

  “今天考英语的时候,我把黑板上的内容换了一下。小侠寄语是:一切皆有可能,谁都有机会!成功就是比别人更能坚持!成功属于最后3分钟还有激情的人!只要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希望就还有!让爱我们的人幸福,永远……还画了一张北大录取通知书。”

  这些是从郑小侠博客里找到的他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但是,他对“孩子们”的关怀远不止这些。

  中秋节,他请全班同学吃月饼;冬至时,他和同学们一起做汤圆、饺子;端午节请全班同学吃粽子和亲手煮的鸡蛋。六一儿童节,请同学们吃棒棒糖。在高考仿真考之前,给同学们送了透明的小资料袋、清凉油。买了几瓶安利的蛋白质粉,引导同学们每天吃一勺,提高免疫力。考试出发前给每位同学送了两粒西洋参含片。

  “我发西洋参的时候还吹嘘了一下它的效果,主要是觉得既有实际作用,也对它们有积极的心理暗示,顺便增进一下师生情感。”郑小侠语言幽默,待人随和,这也大概是他与孩子们能打成一片的另一原因。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文化 00020 言传身教正能量 2014-09-17 浙江日报2014-09-1700014 2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