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30对“好师生”畅谈师生缘——

你的守护,伴我成长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曼霖

  “为了带领我们参加好机器人比赛,他96小时连续不睡觉,站起来的时候累得鼻血滴到地上;他365天有300天泡在实验室,他,每次在赛场上都帮我们力挽狂澜……7年多时间,他让我们心服口服……”浙江科技学院的曹妤声情并茂地说起自己的老师陈军统,历历在目的描述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不仅是曹妤和陈军统这一对“好师生”的故事留下了让人难忘的温度,本报联合省教育厅发起的“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活动评选出的30对“好师生”,都一样有着万千感恩想与人分享。多少次,在黑暗中望见了老师明亮的双眸,触摸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又是多少次,在耳畔回荡起老师温馨的语言,聆听到老师激励的话语。

  在第30个教师节后,这30对“好师生”从四面八方赶到杭州畅谈师生缘。“老师,是一门学问”,在他们的只言片语里,还原出了教师最能让学生铭记的品格。

  师生情,因时间而浓厚

  华东政法大学的凌怡然专程从上海赶来,她说自己珍惜每一次回来看费老师的机会。凌怡然口中的费老师是杭州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费红亮。

  “老师,你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凌怡然调皮地问。“我在讲台上,台下是我最喜欢的学生,我可以给他们讲数学,给他们讲很多道理,总有一群人在听你讲话。”费红亮笑答。

  这回答让凌怡然琢磨开了,凭老师的能力,在任何领域都能有一群人来听他讲话,她接着追问:“在学校里和在别的地方有人听你讲话,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我在学校里和学生讲话可以非常真诚真实,我可以告诉你们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我用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来面对你们,你们会回报我最善良最美丽的微笑,这就是最美丽的画面。”费老师的回答深深触动了凌怡然,她意识到,“费老师的意义在于教会了我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费红亮教过一名学生,才华横溢,数学却很薄弱,“记得高中数学测验她连续两次不及格,但我看得出这孩子在认真地对待数学,我不断鼓励她帮助她,第三次她终于考了80分。”后来,这名学生送了费红亮一张很特别的画,画上是各式各样的函数小人,旁边还写到:“费老师教的函数,就像这些跳舞的小人一样,原本枯燥而深奥的数学变得鲜活而生动。”

  这幅画,费红亮一直珍藏着,“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她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更是对我们共同学习生涯的强烈怀念。”费红亮相信“欣赏”的力量,“我们应当努力欣赏学生,也应当努力让学生欣赏自己。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唯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曾经叛逆,曾经迷茫,参加本次“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张源洋曾经有过一段糟糕的经历,“我曾经是一个坏学生,打架、群殴样样俱全。”

  在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上学时,张源洋有幸遇到了班主任潘素梅老师。有一次,潘老师发现张源洋打群架,却没有责骂他,也没有把他送到学校政教处,更没有把他送到少管所,而是用宽容的心和温暖的言语感化他,“我曾经一度不想读书,当所有人认定我是一块‘废铁’,要抛弃我时,潘老师仍然不放弃我,她悉心教导,等待我改变。”张源洋说,“潘老师的宽容与等待,让一颗干瘪、即将变质的种子变得饱满而富有生机,渐渐地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颗种子,就是我。”

  因为你,才有精彩的我

  “像朋友一样”,这是胡前俊与恩师余明健的相处模式。

  胡前俊因7岁时的意外,右腿被截肢,只能用一条腿行走。从小到大所受的冷嘲热讽让胡前俊变得很不自信。“对于自己的弱势科目,上课时我只想睡觉,对自己不抱希望……”余老师却主动辅导他功课:“你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你其实很优秀,只是现在欠缺点方法而已。”

  在长兴华盛高中的3年里,胡前俊常和余老师一起打乒乓球。“那时候,我学习压力很大,余老师也不多说什么,就和我一起打乒乓球,待我将烦闷发泄出来后,才开始开导我、鼓励我。”

  考上湖州师范大学后,胡前俊愈加努力,国家奖学金、学生工作、体育项目他一样不落下。“正是因为余老师像朋友一样在我身边,才有了今天如此精彩的我,如此努力的我。”

  “让学生追求成功,莫如先培养学生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爱的能力。”这是桐乡三中教师朱永春的育人方式。

  “爱自己是最大的爱,懂得爱自己才会去爱身边的亲人,再延伸到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及与自己没关系的人,最后会滋生出对动物、植物及自然环境和物品的珍爱。”受到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说的启发,朱永春将之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爱,与平时的教学一样也需要教材,这个教材就是教师的示范。”

  对于朱永春的学生王琳而言,朱老师独特教学的意义并不止这些,“他还教会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给自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王琳至今还记得朱老师的这句话。初中3年,朱老师对王琳的班级实行“放养政策”,不要求学生上交作业,但要求学生做完后自己对答案批改,遇到有疑问的难题再一起探讨。3年的自觉自律,让王琳养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在我的印象中,朱老师总能挤出时间充电学习。我看到过朱老师捧着厚厚的心理学书籍看得津津有味,也难怪总能对我们的小心思明察秋毫。”朱老师对学习的热情也影响了王琳,“现在我大学毕业一年了,我很清楚毕业不等于学习的终结,而将是贯穿我生活的习惯。任何职业规划都要在学习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影响”与“传承”,是绍兴市东浦镇中心小学的教师钱燕群的感悟。“我的学生陆潜远毕业4年后,专程从安徽赶到绍兴看我,我很感动。”感动之余,钱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曾想去拜访,却因种种理由而耽搁。

  “相见不在路程,而在是否用心。”这次来杭参加“师生,世上最美的缘”颁奖诗会和座谈会,钱燕群一大早就出发,去寻访自己常常挂念的小学班主任严老师和初中班主任蔡老师。

  从事教育工作20年的钱燕群,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回想我的教育工作和方法,作文育人、阅读推广,就是严老师当时教的;严格律己、精益求精就是蔡老师教的。如今,我模仿严老师的意气风发,对每个小学生倾注语文情怀,也效仿蔡老师海纳博爱,从城市走向农村。”这,正是一种传承。

  如今,钱燕群也常常思考:“在我的身上,有两位老师的影子,他们影响着我,让我常常思考:我影响了孩子什么?还能给他们怎样的影响?”

  同样深刻领会“传承”之意的还有来自嘉兴的杨志冠老人。当了一辈子体育老师的他,桃李满天下。如今再回想,当初自己能够走上体育之路,多亏了恩师李粹英。

  高中3年,李粹英指导杨志冠投掷项目。因为杨志冠是左撇子,李粹英在训练指导上费尽了心血。“她并没有放弃我,反而更加悉心指导,最终我破了县里的纪录。是她让我重拾信心,让我爱上了体育。”

  在李粹英的鼓励下,杨志冠成功考取了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后,也成了一名“一只哨子一块表,一身汗水永未消”的体育老师。“36年的执教生涯,36年的骄阳毒日、雨雪风霜,我依然无怨无悔。对于怎样当好一个老师、怎样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训练上,李老师一直是我的榜样。”

  点点滴滴,这条承载着师恩的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你的守护,伴我成长 2014-09-16 3618888 2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