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桥事:以车当舟踏浪行
探访地:三礁江大桥
本报记者 谢国平 通讯员 翁盈昌 本版摄影 姚峰
舟山,“岛屿多峻山,四面皆海,非舟不相往来”,故以此名。舟楫方能往来,亦是舟山人延续千年的生活写照。而今,天堑变通途,彩虹挂海峡,世世代代以舟楫相渡作为交通的海岛人,阔步行进在通江达海的大路上。
钢箱梁,斜拉索;圆弧状,平直形……形态各异的大桥,在舟山的洋面上,正以亘古未有的速度,一座座地横空出世。不知不觉间,已建成跨海大桥20多座。
如何打造舟山群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舟山的决策者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谋划,并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孜孜不倦地求索。朱家尖跨海大桥应是第一个“吃螃蟹者”。朱家尖大桥1997年3月开工, 1999年5月建成通车,迈出了舟山从海岛时代走向大桥时代的第一步。
朱家尖跨海大桥长2907米,是华东地区第一座特大型跨海大桥,也是当时舟山市有史以来建成的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它将正在开发的省级名胜区朱家尖岛与本岛连为一体,极大地带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被舟山人称为“希望工程”。
随后,舟山人一发不可收。新城大桥、松岙大桥、长松大桥、鲁家峙大桥、金平大桥、三礁江大桥、江南大桥等等,如蛟龙出世,腾跃于万里海空 。
而最让舟山人感到自豪的当数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2008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历经十年时间建设的舟山跨海大桥正式全线通车。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以5座跨海大桥把舟山本岛与大陆连接,全程长约50公里,总投资超过130亿元人民币。规模浩大、地理位置特殊的舟山跨海大桥在建设中“逼”出了近百项技术创新成果。已鉴定的25个科技项目中,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成果为大桥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使大桥建设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
舟山人并不满足于此,为圆心中的大桥梦一刻也不放松。在广袤的海面上,小干大桥、官山大桥建设如火如荼,秀山大桥、六横大桥筹划论证紧锣密鼓。
舟山人的目标还更高。按设想,舟山还将进一步推进连岛通道建设,加强与上海、宁波快速便捷的陆岛交通联系,构建北接上海、西接宁波的环杭州湾东方大通道。北向通道从舟山本岛北部起,经岱山岛,至大洋山,经规划建设的东海二桥连接上海;西线通道由甬舟高速公路(含金塘第二通道)和329国道舟山段组成,连接本岛和宁波镇海、北仑;南向通道通过实施宁波—舟山港六横梅山疏港公路(六横大桥),从六横岛连接梅山保税港区,至宁波北仑登陆,成为舟山南部连接宁波的南部通道。 南北两线的跨海大桥,最后在舟山本岛对接,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跨海大通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座座已经建好的桥和正在建设的桥,以及未来还将建设的桥,正把撒在东海之滨的一颗颗明珠串成“水晶珠链”,环绕在长江——这条东方巨龙的龙头间,昂首向着浩瀚的太平洋,尽情描绘群岛新区、“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铸造出中华醒狮的“海洋强国”梦!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客如潮水随桥涌
探访地:三礁江大桥
嵊泗县嵊山岛,是舟山最东边的住人岛。而徐燕家的三层楼,是离大桥最近的一幢民居。
“你看,前面就是三礁江大桥,是舟山最东面的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雄伟吧?”
这是一座连接嵊山岛与枸杞岛的大桥,走在桥上,俯首看海,只见潮流湍急,波涛汹涌。投资1.38亿元的三礁江跨海大桥是一座三塔双索面跨海斜拉桥,全长781米,其中主桥长685米。主桥桥面总宽12米,净高14.2米,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因技术指标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被省交通厅列为全省五大难点、重点工程之一。
“我清楚地记得,通车那天是2010年1月6日,两个岛上的老百姓几乎都出动了,大伙儿争相走在大桥上,都说从此不用靠渡船摆渡了。”
大桥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让当地渔民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大桥的开通,到两岛上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一直赋闲在家的徐燕,去年投资20多万元装修了自家的楼房,辟出了6间标准间,打出了“嵊山岛壹品蓝渔家民宿”的招牌,还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专门用来搞旅游接待。
“今年夏秋季,客人多得不得了,没办法,阿拉只好推掉了一些。”徐燕忙里忙外,为客人介绍景点,带客人钓鱼烧烤,做丰盛的海鲜菜。忙不过来时,还叫上妹妹一道帮忙,连伏休在家的丈夫也一起打下手。
“桥一通,两个岛就活起来了,像嵊山岛地处舟山中心渔场,有浓浓的渔家风情;枸杞岛有壮丽奇特的山海风光和人文古迹,两者交相融合,你来我往,游客们兴味盎然。”徐燕指着桥上驶过的来往车辆说:“现在两岛交通很方便,有定时公交,还有出租车,两个岛上的很多渔民像我家一样,都开起了渔家乐,估算一下,有百来家哩。”
朝发夕至随桥行
探访地:舟山跨海大桥
“你看哪,这辆冷冻保鲜车早晨装满鱼出发去上海,傍晚就回舟山了,大桥一过,立马就到了。”王传永是舟山国际水产城活鲜门市部经营户,旗下有一支运输车队,将鱼蟹虾运往全国各地。
近一个月来,东海梭子蟹旺发,王传永每天要发几辆活蟹冷冻车去杭州、上海、宁波等城市。
“经营鱼货,追求的是一个快字,快装,快运,快到,快卸。自从舟山跨海大桥开通之后,什么时候发车已不成问题,因为大桥24小时通车。”
回到6年前,王传永可不敢如此自信。“那时舟山跨海大桥还没通,海鲜运输车要先经舟山鸭蛋山码头轮渡,摆渡后到宁波白峰码头。然后才能运往各销售点。摆渡时间长不算,单单等候就要急煞人。”王传永说,因为轮渡不但有班次,有时间限制,而且还得按小车、客运班车、再卡车的顺序排队,运输车只能跟在其后,一等一两小时是常事。要是遇到节假日,排队的车子是一眼望不到边。特别是大风天、雾天、台风天等恶劣天气,轮渡停航,那就更麻烦了,舟山人进不来,外地人出不去,浩渺的大海仿佛一堵无形的巨墙。“记得有一年国庆节,车子驶到码头时,正遇轮渡高峰期,车子排起长龙,我们从下午4点一直等到晚上8点多,等鱼货装到目的地,已是发黑发臭了。”
从那时起,王传永就时时关注着大桥建设的进展。“岑港大桥造好了!”“现在开始建响礁门大桥了,桃夭门大桥也已论证”,“西堠门大桥矗起来了,金塘大桥也快建成了”,大桥通车后头一趟发车,王传永就特地乘上运输车,“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最后到宁波镇海区,一路上畅通无阻,比以往过渡省了一半多时间,而且随时随地,不用等候!”
王传永说,跨海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大大缩短,再加上已经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缩短到3小时,“现在舟山不再是交通的末梢,有了大桥,舟山真正成为了活水码头。我这几年新添了一些运输车,准备扩大业务哩!”
双城生活
随桥圆
探访地:东海大桥
一个是大都市,一个是孤悬海外的小城,差别实在是大。然而,胡忠却将之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演绎出了一一出双城记。
“这完全有赖于大桥的开通,是东海大桥,让我能实现在上海居住,在嵊泗工作。”胡忠是嵊泗县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妻子是上海户籍,在上海工作,儿子在上海读高中,在上海浦东新区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以前回上海家一趟,那真是叫千辛万苦,先是从嵊泗县城菜园镇坐船到上海芦潮港,需要4个小时,而且每天只有一班;下船后,乘汽车到市区,班次很少的,需要1个多小时,这样顺利的话,回趟家起码要5个多小时。有时衔接不好,往往是早上出门,半夜到家。”
艰难的路程,使胡忠连周末也不太愿回家,以至于妻子常发牢骚埋怨:“连家门也不认识了。”回家难,让胡忠动过不少脑筋想调到上海工作。可是上海难进,此事一直没结果。
“2005年底东海大桥的开通,让我插上了回家的翅膀。”胡忠说,现在回家的路方便得很,也是从菜园镇出发,坐船到小洋山岛的沈家湾码头,费时50分钟;然后乘汽车过东海大桥直接到家门口,用时1个小时。“这样,不到2小时就可以到家,而且船班、汽车班次很多,不用赶时间。”
对双城生活,胡忠感到很惬意,“回家不只是周末,家里有什么事情,平时也可以来回的。周末陪老婆孩子逛逛外滩,听听音乐会啥的,其乐融融。现在我一边享受都市的时尚潮流,一边享受岛城的好空气、慢生活,很幸福的。说实话,现在叫我调到上海,我还真不想哩。”
赏景看花
随桥走
探访地:鲁家峙大桥
舟山的婆婆大嫂喜欢走桥。“阿拉这里的风俗,每次走过十座桥,就会顺顺当当,大吉大利。”鲁家峙岛六十开外的夏亚菊婆婆边走边乐呵呵地说,走十桥是舟山海岛相沿至今的习俗,传说走遍、拜遍十座桥后,能渡过厄运,出入平安。
“我30来岁开始跟着婆婆走桥,到现在有30多年了,现在桥是越走越多,越走越好,都变成看风景了。”夏亚菊告诉我们,她家世居鲁家峙岛,一个面积只有3.8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去岛上没有一座桥,只有一座闸门当作桥。“怎样凑足十座桥呢?没办法,只好把人家搭在河塘里的跳板也算作桥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岛上人进出小岛,只有靠小舢板或轮渡船摆渡到对岸的沈家门。
“现在可好了,近些年,岛上大开发,有河的地方都造起了桥,鲁洲路,鲁中路,鲁海路,鲁滨路,连桥路,等等,也记不全,总共造起了6座崭新的桥梁,看看心里也爽快。”
沿着笔直的柏油马路,夏婆婆和姐妹们走到了横亘沈家门渔港两岸的鲁家峙大桥。“怎么样,高大吧,阿拉小岛人可以乘车直达大陆。”说起鲁家峙大桥,夏婆婆如数家珍:大桥总投资1.5亿元,全长1.74公里,全桥双向四车道,是进出鲁家峙岛的交通要道。
站在桥头上,渔港内桅杆林立,鲁家峙岛上高楼鳞次栉比。“你看,这就是阿拉住的小区景海铭园,前年咱家整体拆迁,旧屋征收,新屋分进三套,其中一套还是连体别墅呢。”阿婆说,她家祖祖辈辈捕鱼为生,过着宁静而平淡的生活。自从2006年大桥建成通车后,小岛加快了整体开发,面貌日新月异,建起了高楼大厦,开通了公交,超市商场进驻岛上……“听人说,以后岛上要开发成文化创意园区和海岛旅游综合服务区,这下阿拉捕鱼人更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