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走进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班——

让世界倾听她的声音

  本报杭州9月14日讯

  记者 包敦远 实习生 叶萍

  “小耳朵仔细听,‘汪!汪!汪!’这是什么的叫声啊?”金晨洁一手抱着一个小女孩,一手遮着嘴问。小女孩脆生生地回答:“小狗狗。”虽然小女孩的发音不那么清晰,语调也有别于普通孩子,但还是得到了金晨洁的夸奖,小女孩笑了。

  小女孩叫若曦(化名),今年3岁。听说老师要家访,若曦让妈妈给自己梳了两个小辫子,还特意穿上了粉红色的小纱裙。若曦酷爱戴发卡,粉色的,圆点的,条纹的……有一个“发卡”她天天必戴,那是她人工耳蜗的外机。

  金晨洁是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老师,专门负责帮助像若曦这样的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康复中心的副主任姜丽萍介绍,像若曦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好。以若曦为例,她爸爸在富阳一家包装厂打工,每个月薪水不到3000元,妈妈照顾若曦没有任何收入。

  2011年,经朋友介绍,若曦父母领养了刚出生6天的小若曦。一个月之后,在一次常规的体检中,发现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后来到医院被确诊为听力障碍。于是,他们带着孩子走上了漫长的康复路。

  为了节省开支,妈妈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带着孩子从富阳的乡下乘坐公交车,到杭州的康复中心上课。午饭舍不得在外面买,啃几口从家里带的干粮。“在康复中心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女儿基本的对话没有问题,已经能到普通幼儿园上学了。”妈妈眉开眼笑。

  “我们已经与幼儿园进行了对接,每个礼拜还要给若曦进行言语矫正。”姜丽萍说。

  据了解,2011年,浙江省把全面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残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省卫生厅联合出台规定,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范围从原来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扩大到“非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0至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

  像若曦这样的听障儿童,可以在康复中心获得人工耳蜗设备。根据残疾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政府还有不同程度补助政策。目前,我省县级残联都设有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只要带残疾证随时可到这些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总共接收了1641名听障儿童,经过听力康复机构的训练之后,八成以上的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和正常的孩子一起读书。最近两年,这一比率已高达90%至95%。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让世界倾听她的声音 2014-09-15 3615159 2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