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闻时评

打击IS:美国仅有战略难见效

  贺文萍

  美国东部时间9月10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全体国民发表了“黄金时间电视演说”,用少有的强硬语气推出了美国打击“伊斯兰国”(IS)的“新战略”。这一跨度至少3年的战略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继续并扩大对IS的空袭(有可能从伊拉克扩大到叙利亚境内);第二阶段是培训和武装伊拉克军队和库尔德战士,加强其与IS的作战能力;第三阶段则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全面摧毁和消灭IS武装。相比不久前奥巴马在回答媒体记者采访时所坦言的“目前如何针对IS,美国仍没有战略”,此次奥巴马“新战略”的迅速出笼以及他看似从“鸽派”转“鹰派”的演说一则因两位美国记者被IS先后斩首后美国国内要求严厉打击IS的呼声日益高涨,二则打击IS有利于整合当前的中东乱象,特别是挽救美国十年伊拉克战争的“成果”不要付之东流。

  奥巴马及其高级幕僚在宣布和解释美国打击IS的“新战略”时,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与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根本不同:美国绝不会派地面部队重返伊拉克(尽管仅今年夏天分三批进入伊拉克的美军“顾问”已达1500多人)。强调这一“重要区别”当然是为了继续捍卫奥巴马自2008年竞选并就任总统以来一直标榜的“反战(伊拉克战争)”立场以及“撤军伊拉克”的“历史伟绩”,但要实现“新战略”所设定的“全面摧毁和消灭IS”的终极目标,没有地面部队的正面战场交锋,那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8月上旬以来的一个月内,虽然美军已经密集对IS武装进行了多达145次空袭,但也不过是摧毁了一些被IS缴获的“美式武器”,对IS武装人员的剿灭作用甚微。而且,据美国中情局的最新情报显示,IS武装人员的全球招募速度反而在美国的空袭下逆势上扬,目前总人数已从最初估计的1.5万人左右飙升到3.1万左右。

  因此,一方面是美军在奥巴马“原则”的束缚下不可能再大规模重返伊拉克,另一方面则是IS武装力量的不断膨胀,无奈的奥巴马“新战略”只好寄希望于后马利基时代的伊拉克新政府军队以及还算骁勇善战的库尔德人武装。虽然第一步搬走不听话的马利基已经顺利实现,但“具有广泛包容性的伊拉克政府”的产生却还是一波三折,步履蹒跚。9月9日,虽然受美国肯定和中意的阿巴迪正式出任总理,伊拉克国民议会也通过了他提交的新一届内阁大部分名单,伊拉克新政府终于产生,但关键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职务则因各派利益纠结,至今仍无法任命。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近一个月来借助抗击IS之名,不仅毫无忌惮地公开谈论独立的前景,而且已经直接得到来自美欧国家甚至伊朗的军事、武器援助。IS的占地立国以及库尔德地区的日益强大,已经把脆弱的伊拉克逼入了一个事实分裂的状态。

  美军空袭以及武装伊拉克和库尔德武装的确可以从空中和地面两个层面有效阻挡住IS的继续扩张,但入境叙利亚打击IS不仅遇到来自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在外交层面的阻力(俄叙两国均强调,任何入境叙利亚打击IS的行动都必须得到叙利亚政府的同意,否则无异于“侵略”),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在打击IS的同时美国也会自伤。已经挺过近4个年头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一直声称在与“恐怖势力”作战,不久前甚至公开向美国喊话,愿意与美国并肩联手共同打击IS。美国则回应称,在叙利亚问题上,不适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古老法则,巴沙尔不具备执政合法性,仍应该下台。虽然在打击IS方面奥巴马和巴沙尔具有共同利益,但美国打算大力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虽然也在叙东北部与IS作战,但同样与巴沙尔作战,并以推翻巴沙尔统治为最终目标。因此,美国入境叙利亚打击IS,一方面有可能借机捎带把如鲠在喉的叙利亚巴沙尔问题解决了(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则可能帮助巴沙尔铲除了一个后患,客观上反而巩固了巴沙尔的政权(这个可能性远高于前者)。

  由此看来,奥巴马分三步走的打击IS“新战略”除了美军加大空袭这第一步(但能否扩大空袭到叙利亚境内仍是个问号)可以实现外,关键的后两步都存在很大变数和阻力。也可能奥巴马早已料到这一使命的艰巨性,所以把战略完成期定为至少3年,这样也可以像他的前任布什一样,把一个伊拉克和IS负资产留给他的继任者。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6 打击IS:美国仅有战略难见效 2014-09-15 浙江日报2014-09-1500026 2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