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村民享城市生活 村村建特色一品

江北区统筹城乡共融共进

  记者 李建新 张永贵 陈醉

  区委报道组 吴红波 顾筠

  本报讯 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国庆村村民陈安明觉得,除了生活区域不同,他与城市居民没啥区别:住的是可与城市社区媲美的农村公寓,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开个小店,拿着集体分红,还在企业里当着“白领”。

  江北中心城区面积小,城市发展很受制约,而广阔农村资源丰厚。江北区委、区政府认为,江北新型城镇化必须激活城镇和农村双重资源,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保持城乡适度差别,优势互补。该区启动了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引导农村支援城市,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实现共融共进。

  缩小城乡差距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总投资3.8亿元的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一期)落地慈城镇,宁波市第一医院江北分院(市第九医院)也建到了农民家门口。在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农民,开好化验单后,可直接到市第九医院检查,也可请名医下村诊治,城乡医疗无缝对接。该区投入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高出城区10个百分点,仅慈城镇就建有9家星级幼儿园,农村户籍学前儿童入园率逾99%。该区还打破农民养老保障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壁垒,3.6万农村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区的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了与城市相等。

  保持城乡适度差别,则是新型城镇化的活力所在。在城乡一体化改造中,江北不盲目跟风丢失特色,而是打造一村一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村资源和特色。走进毛岙村,旧时的平房刷上了崭新的“外衣”,屋顶新建马头墙。村民生活便捷,用着与城市同网的电、气、水和宽带,公路通到门口。总投资300多万元的生态公园环抱村庄,竹影婆娑,清水潺潺,大批城里人被吸引来游。

  乡村尽展风格,发展更有后劲。江北区打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坚冰,激活农民的创富热情。在该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经济合作社股权和农村住房,甚至拆迁安置房协议都可便捷地进行抵押贷款,盘活了农民资产。城郊兴起了一片片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盆景基地、万亩水果基地等,带动城市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去年江北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85∶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江北区统筹城乡共融共进 2014-09-14 3617815 2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