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解除红色预警后,记者第一时间踏访瑞安城乡——

暴雨后,重整家园

  本报瑞安9月11日电

  瑞安日报记者

  9月10日夜,瑞安市突降暴雨,22时06分,瑞安市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据市气象台监测,10日8时到11日8时,市区降水量达96.3毫米,市区10日21时到22时1小时雨量达43.8毫米,达到特大暴雨量级。9月11日早晨5时50分,市气象台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受其影响,部分道路出现积水、山体塌方,大片农田被淹没,有山区防洪堤被冲垮,许多地方停水停电。10日晚上9时许,雨量很大,滨江大道飞云江大桥下的低洼地段很快就积起了水。当晚,这一地点有多辆轿车涉水抛锚。

  暴雨对农业造成了很大损失。11日早上8时许,陶山镇副镇长黄益光即下乡查看各村损失情况。他介绍说,此次暴雨陶山镇共有1000多亩农田被淹,沙门溪沿溪的四村,进水的民房较多,还有霞塘村有一养殖户的10多亩鱼塘被淹,损失达3万多元。

  随后,记者在马屿镇大南社区蛟池村白萝卜基地看到,一大片新开垦的梯田山园里,一丛丛刚长出绿叶的白萝卜因受暴雨的冲刷,绝大部分沾满了泥土,部分菜苗被泥土压着;垄间的浅沟被冲平,看上去几乎变成了一片新开垦的荒地,到处都是石子。

  该基地是市心留香茶业专业合作社于近年来刚开垦的山园,合作社负责人王焕懂告诉记者,这片基地到上个月刚开垦完毕,面积50亩,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萝卜、番薯等作物,山园后坎用石头垒成,前坎路面用水泥浇平,方便农民劳作行走,且修建了上山进园的道路;白萝卜种下已半个月,眼下正处于长出绿叶阶段,想不到一场大暴雨毁掉了几个月以来的汗水和心血。

  “为了这片白萝卜,合作社雇了20余人劳作了1个月,仅人工费就付了9万余元,加上种子、肥料等支出,已花了10余万元。”王焕懂惋惜地说,被暴雨一冲,损失可大了;下一步接着要开展生产自救,对残留的白萝卜先予以整理,需要补种的还要尽快补种,但白萝卜收成上市的季节就明显延后了。

  受暴雨影响,部分地区的防洪堤也出现险情。11日上午,高楼镇晚垟头村党支部书记朱如高和村民们一起去查看村里的防洪堤。被暴雨侵袭后的防洪堤出现了一个约16米宽的缺口,溪水通过缺口缓缓灌进一侧的农田里,农田还有浅浅的积水,但暂不影响作物的生长。

  朱如高说,他已经向镇里汇报了情况,并请专业的工作人员来研究修补方案。村里将马上开始修补工作。“希望今天晚上不要再有暴雨,不然要把剩下的堤坝也冲垮了,那这片农田就要被冲毁了。”村民们都希望防洪堤能早日修补好。

  雷暴天气致使瑞安市部分地区的电力设施受到损坏。市供电局连夜采取应对措施,组织抢修人员开展紧急抢修,并于9月11日中午前及时恢复全市各个地区的供电。在瑞光大道一电力设施受损处,两名电力抢修人员正在加紧检查、维修设备,电杆下还有几名抢修人员在做辅助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故障排除,该片区十几家厂房恢复了供电。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当地气象条件仍有利于午后雷阵雨天气的发展,希望市民持续注意。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暴雨后,重整家园 2014-09-12 3617049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