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城乡未来应有顶层设计

  梁国瑞

  近日,记者跟随省督查组在温州平阳督查,与当地党政干部交流颇多。他们关于城乡发展的思考,令督查组成员眼前一亮:“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顺利推进以后,空间腾出来了,生态治理好了,城乡的未来,该如何长远规划设计?

  我们常说,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只有看清方向,才不会走弯路、回老路。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全省各个县(市、区)都在不折不扣推进工作,扎实努力完成指标。但我们也发现,有些地方对省委省政府推进这两项工作的深意,仍然认识不足、思考不够,对城乡的未来,更缺乏清醒、睿智的顶层设计。

  平阳的思考路径值得借鉴。

  不久前,平阳制定出台了《农村“一户多宅”认定与处置暂行办法》、《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一个是解决历史问题,一个是关乎未来设计。”县委书记王中毅阐述这套思路时说,“后一个文件尤其重要。农村违建众多,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建房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村违建就没法‘断根’。”

  平阳现有户籍人口80多万人,去年出生90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加上外来人口,全县年增加人口约1万人。按此计算,到2030年,平阳总人口将达100万人,届时城市化率也将达到70%-75%,那么就有20万-30万人仍留在农村。

  “平阳有600个行政村,若按这个格局,每个村平均就只有五六百人,公共配套根本没法铺开。”王中毅分析说,村庄人数太少,公共服务无法配套;人数太庞大,又不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因此,我们计划重点打造100个中心村,通过公共配套、政策引领,将农村人口慢慢集聚到这100个村,每个村2000-3000人,大小适中,既能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又能有完善的公共配套。”

  他们的设想是,今后,非中心村的年轻人提出建房申请后,本村不再批地,但在附近的中心村,可以给建房指标,甚至有住房补贴,引导他们集聚到中心村。至于村里的老人,前期调查发现,他们离村的意愿普遍不强,就让他们继续留在本村。“这可能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我们决不能逼迫、强制村民集聚。”王中毅说。

  而这一系列思路,在当前制定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时,就得考虑进去。目前,平阳已经完成了其中39个中心村的规划设计,年内将完成所有100个中心村的规划设计。

  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就像一局棋,走一步要先算五步、十步,否则就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当前,“三改一拆”工作深入推进,在全省范围内取得了瞩目成绩。后“三改一拆”时代,是我省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时候,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把城乡发展放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范畴内,如何通盘考虑,做好规划和布局,各地执政者应该多费思量。

  重整旧山河,布局新蓝图,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重蹈旧辙,走出一条全新的、高效有序的城乡发展新路。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城乡未来应有顶层设计 2014-09-12 3594591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