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潮生活

以个性体验激活旅游大能量

  朱红

  有旅游发烧友调侃:花了钱,废了闲,见的多是似曾熟悉的脸。表面上看起来,各地都在努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时也有新开发的产品推出,然而,除了占着老天爷的鬼斧神工和老祖宗的深厚遗存外,千景一面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相信不少旅客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收入增长带来的旅游意愿不断增强,各地为此纷纷大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的能量的确够巨大。据联合国统计署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50%,对餐饮业、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一个如此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超级大蛋糕”,谁会不想着切上一块呢?但要使得这种大能量得以爆发,并不容易。

  旅游时最重视的是体验感。如一轰而上,难免同质化,既损害了游客体验,又带来恶性竞争。挖掘特色,彰显个性,求新求异,本应是旅游业的灵魂,却在急迫的发展驱动中丢失了。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力推各地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也在积极谋求破解之策,但步履蹒跚,效果不一。是否可以探索,规划和国土部门帮助监控空间布局?发改和建设部门帮助审查项目是否雷同、有无撞车?政府的规划统筹不宜忽略。

  旅游业的开放性,又注定了其既是最需要创新的,又恰是最易被效仿照搬的,这就需要社会对市场主体的创意给予公正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也是旅游产业同质化的重要诱因。

  国内外成功的旅游地基本具备三要件,即知名度、便捷度、满意度。名气总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首要因素,与工业产品不同的是,这个知名度决不能“己所欲,施于人”,而恰恰需要逆向思维,要以客源地游客的喜好来谋划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就是说,我们的好奇未必是游客的好奇;相反,游客所好奇的,我们或许不以为然。以开发者的喜好揣测市场需求,或者简单效仿,造成同质化的案例实在不少。网络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高度冗杂,更需各地打出特色。

  其次是便捷度。信息通讯和高速交通的发达,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硬件。然而,今天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的便捷似有缺位。方便是最基本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按照安全、方便、快速、舒适的要求,游客需要的许多服务是属于与当地居民共享的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不打理,可能就没人做。很难想象一个脏、乱、差的地方,可以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因此,有为、高效的地方政府,本身就是优秀旅游目的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还要看满意度。任何经济行为、产品销售,最终都要落实到消费者满意度上。旅游消费,更是细节决定成败。国际旅游的通常惯例,许多服务的环节用小费支付,它既有直接激励作用,同时又能体现一种评价。我国取消小费制度后,旅游满意度的评价变得困难。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一个新的贴合实际的评价指标。

  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必然具备令人心向往之的独特吸引力,这样的城市不仅使家乡人有归属感、荣誉感,成为自己城市的粉丝,同时还是更多更广泛异域人群心中的“快乐之地”。

  旅游业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旅游升级版,须把稳健的改革措施和创意思维落实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

  (作者为旅游业观察者)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0 以个性体验激活旅游大能量 2014-09-12 3598046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