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文体

本报与省教育厅评选出寻访活动30对“好师生”

九月,为恩师献上一首诗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曼霖

  本报讯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总离不开那样一群人,他们站在讲台上,从青丝到白发,赋予你新知……他们,是你的老师,是你生命轨迹中那道怎么也抹不去的成长痕迹。

  今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个教师节,本报与省教育厅联合发起的“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活动已经评选出30对“好师生”。9月12日,为表彰这30对师生,并向教师节献礼,“师生,世上最美的缘”主题诗会将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小礼堂举行,30对好师生将亮相诗会,一同回味浓浓师生情。

  这个暑假,北京大学学生孙拓带着高中时的笔记本回访母校,见到了自己想念的恩师。在孙拓的心里,王爱娣老师是他的“灵魂工程师”。与恩师的一次交谈,让孙拓明白了“大器晚成”的涵义。如今,王老师的每一句话,仿佛都有一个灵魂,久久渗透在他心中。

  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的凌怡然是杭州高级中学老师费红亮的粉丝,她像爱父亲一般爱着费老师,还写了一封“情书”:“我一直以为,小费于我们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数学,他不仅在教我们如何真正学习,也在教我们,长大后,要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要以怎样的热情来面对生活。”

  1991年,何卫生老师开始了代课生涯,扎根农村。如今,他的学生陈俊杰已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他选择赴重庆巫溪县的一所乡村小学支教,“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尽管从未隆重相约,我却愿意奔赴这场终身的约定。何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作出了这个决定。”

  “身体的残疾不可怕,精神的残疾才可怕,这是老师诠释的意义,也是让我铭记终生的信念。”24年前,8岁的徐伟在湖墅小学遇到郤玲亚老师。郤老师拉着他的小手,妈妈般地带他长大,送他参加工作。时光荏苒,已过而立之年的徐伟再次见到自己的“妈妈”时说:“老师,我们永远不失联。”

  “曾经叛逆,曾经迷茫,还好,在我最糟糕的时光,有幸与老师相遇。”年少时光,为赋新词强说愁。当张源洋在十字路口辗转徘徊,是潘素梅老师给他鼓励,给他重新出发的信心。“我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只是因为,有一份感谢,如鲠在喉,一定要好好说出来;只是因为,这世上有一种情谊,无关血缘,可却发自真心,非常幸运的是,我拥有。”

  ……

  这些发自肺腑的感恩,都将凝聚在一首首最美的小诗里,献给恩师。一组组优美的诗歌与一对对师生的故事,将在美妙悠扬的乐曲中缓缓铺陈,期间还将穿插高校学生精心准备的吉他歌曲联唱、独幕剧以及英文诗朗诵等。

  作为寻访活动的后续,诗会过后,“如何做一个让学生记住的老师”主题座谈会也将举行,30对好师生作为嘉宾,将畅谈如何胸怀教育理想,践行科学教育理念。

  世上最美的缘,叫师生。于是,才有了跨越岁月与亲情的关怀,不是亲人恰似亲人,才有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和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才有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与情深如许的《米兰花》。

  在这个9月,为恩师献上一首优美的诗,在这温暖的短小文字中,将是化不开的祝福。


浙江日报 文体 00016 九月,为恩师献上一首诗 2014-09-12 3616401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