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大爱
援疆路

  我以为,我流淌过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

  杭州是,阿克苏是。

  2013年的冬至,我们启程。据说这一天“阴极而阳始至”,于是,我们披着光而来。

  到达阿克苏的时候天空飘着细雪,周围一片灰色,安静而神秘,身体里涌动的热血让我对着这个即将熟悉的地方充满了期待。如果说人生有四季,那么我理解为夏。一个为期三年的夏天,我和身边的援友注定要在这里尽情地燃烧。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可能是内秀的关系,一开始我并不懂这里的美。直到喝下入伙酒,握过维吾尔大叔的手,听见热斯特加玛清真寺的祈祷,闻到空气中炭烤肉的味道,真正的阿克苏才开始浮现。

  这是一种辽阔而深邃,纯净而不屈的美。虽偶有扬沙,却没有PM2.5,随便吸一口气便清爽到底;淋惯了杭州淅淅沥沥的雨,到这里就会觉得天永远都是晴的干燥的,有时候衣服不用拧第二天一早就干了;奇妙的还有指挥部门口的蒲公英,昨天还是郁郁葱葱,一夜之间就沸沸扬扬开了一地;而且这里的温度仿佛永远都是24度,人始终舒适且精神;即使周围暴恐事件不断,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普通百姓告诉世人,这里的生活平静而坚定,无论是维族还是汉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来就没有停息。

  记得出发前父亲总是念叨说,要好好珍惜。我以为是要我不要轻易丢弃。等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经历了这些无眠的日子,拥抱这里的每一个生命,我开始明白,珍惜源于爱,对天地众生、对责任使命的一种大爱。懂得了这份爱,我们便理解了自己所处的地方和未来的方向。

  每当东边来的太阳照耀这里,我都会无比灿烂,因为希望之光在这里得到延续。周而复始地见证我和我的援友们在一起奋斗的每一天。只要闭上眼睛,脑海里总能感觉到老百姓种植核桃、苹果、枣子的执着,还有吃着羊肉串、载歌载舞的满足,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而这时,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

  是的,一个阿克苏人,空气中凝固了的青春、理想,还有憧憬,在这里交织着、环绕着、绽放着。那么,无论我走多远,阿克苏与我,离不开,也不会离开。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19 大爱
援疆路
2014-09-12 3612764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