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先 产业为本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
筑梦幸福生活
文 周松华 屠炯 版面图片由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
民生为先 产业为本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
筑梦幸福生活
出门之前,按一下手机,就可以知道道路是否拥挤;行车途中,想起家里热水器、窗户没关好,再按一下手机就全都搞定;若要就医,打开家中的健康监测机,医生就能随时掌握你的血压、心率等情况,并完成挂号……
如今,这样的智能生活场景,在宁波已渐成现实。
近年来,宁波按照省委、市委战略部署,以“基础支撑、应用带动、产业突破”为主线,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推广重点应用,培育智慧产业,增加产品有效供给,优化信息消费环境,进一步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推进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截至目前,宁波启动了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等应用体系建设,“智慧宁波”初具雏形。宁波先后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
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合作,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和推动两化深度融合,9月12日至14日,第四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将在宁波盛大举行。届时,将有千余种智慧产品与应用技术登台亮相,让人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民生为先,智慧应用点亮生活
“智慧城市”脱胎于“智慧地球”战略,是指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在家居、生产、信息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智慧环境,进而形成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目前在世界上,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先后开始实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
然而,“智慧城市”并无定式可循,创建工作从何入手?宁波市主要领导明确提出,“智慧城市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新途径,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城市更加聪明,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为此,在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伊始,宁波就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病”进行了分类梳理,推出“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城管” 等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作。据统计,宁波“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87个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项目涉及民生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得有与之匹配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近年来,宁波相继实施了“宽带中国”专项行动、无线城市和三网融合工程,花大力气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光网覆盖达334万户,已覆盖所有行政村以上住宅区域。作为全国TD-LTE 4G规模试点城市,宁波目前已实现乡镇以上城镇区域的4G网络全覆盖,全市开通TD-LTE 4G基站6400个,4G商业用户已达34万户。同时,宁波还全面启动了市民免费上网项目,进一步扩大了“iNingbo”政府免费WIFI热点覆盖范围。
“智慧因子”融入了城市民生的方方面面。前不久,家住宁波江东区明楼社区的李奶奶突感身体不适,上门问诊的社区医生迅速对其进行初步检查,并将体检数据传输上网。几分钟后,中心医院的专家就结合李奶奶以往的电子病例档案,作出了明确的诊断……这就是宁波正努力编织的全城共享的智慧健康保障网,借助这张网络,各市县医疗专家可“一竿子”插到基层,远程医疗会诊成为了现实。截至目前,智慧健康保障数据中心已收集了1200多万分健康档案信息和5.3亿多条健康档案数据,实现了全市卫生信息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同时,宁波还建立了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在网络上直接预约挂号全市33家各级医院,并通过手机实时付费,目前,该系统日均服务量超过8000人次,累计服务人次已超过500万。
智慧交通,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去年9月,一款名为“宁波通”的智能服务产品正式上线。它依托移动智能终端APP、出行服务网站、短信服务平台、多媒体查询终端,实现了智慧交通相关数据的提取和处理。打开手机,市民就可以一览城市道路通行情况,实时查询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火车等信息,还能享受停车诱导、出行规划、移车求助等服务。目前,“宁波通”累计下载量已达50万次。同时,宁波还通过定制公交、出租车电召、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等平台,整体推进交通动态感知、资源共享、指挥管理、社会服务等功能,缓解了城市拥堵状况。
“云课堂”,让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在“人人通”空中课堂,全市初二、初三学生均可开设个人网络学习空间,随时点播名师网上互动客场,目前日均页面浏览量已突破1万人次;终身学习网收录了1.8万余节精品课程,涵盖了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等10个大类,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网上学习新途径;登陆宁波数字化阅读平台,可流畅查阅数字化图书、文献、期刊等资源,目前平台文献数据库容量已达200TB,平台注册人数超85万人,年下载各类文献超过1500万篇。
宁波市经信委(智慧办)负责人表示,今后,宁波将以医疗、交通、教育等重大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便捷”。
服务转型,智慧产业方兴未艾
云计算、物联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智慧城市”从概念走向应用,与此相关的智慧产业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为宁波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817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6.12亿元。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销售收入146.97亿元,同比增长28.65%。
智慧物流,让宁波港航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宁波IBM智慧物流中心,有这样一幅“智慧物流”的运行图:一整车厢粮油从黑龙江用火车运抵渤海湾,途中停靠的每一站都清楚可见。货物堆上码头后,一部分转运到北方的仓库,等待最佳调剂方案。余下的则装上南下的轮船,系统为它们自动拼了半集装箱运往超市的矿泉水,运时减少了一天左右,运费降低10%。据了解,这是IBM在中国大陆的第4个研发基地,未来这里将搭建起覆盖全球的物流云平台。
宁波市经信委(智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宁波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可过去由于物流企业小而散,信息闭塞,空车率高等原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宁波启动了智慧物流建设,着力打造“1+7”智慧物流协同平台,目前部分平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港口物流在途可视、资源交易、智能订仓、智慧供应链等服务功能。
智慧技术,成为“宁波制造”新的卖点。前不久,欧琳集团倾力打造的“低碳智能厨房”问世,这款造型飘逸的厨房,应用了大量光电、遥控、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不仅可利用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自然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供给厨房电器和家用电器使用,节能环保、无污染,还将“开心农场”搬进厨房。欧琳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我们采用了先进的LED人工光源无土栽培技术,可完成香草、蔬果的无土栽培。这些植物经过15到20天的周期,就可以采摘享用,同时还能吸收生活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创造家庭天然氧吧。”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智能电动车新产品,不仅体积小巧,且利用智慧交通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操控。驾驶者只需前倾或后仰身体,车辆就能自动调整方向,前进刹车,随心所欲。企业负责人表示,产品自开发以来,订单不断,为此,公司已增加了2条生产线,依然供不应求,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类似的企业不胜枚举。据宁波市经信委(智慧办)统计,目前在宁波,仅物联网相关企业就达200多家,这些企业年主营收入近200亿元。此外,宁波还有30多家系统集成企业从事物联网中间件、应用软件、应用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发。其中,宁波理工监测、宁波诺可电子开发的传感技术相关产品更是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
面向产业、行业的云服务平台,也加快甬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截至目前,由宁波市政府与全球最大ERP软件企业德国SAP公司共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已成为上线,至今已有60余家中小企业入驻运行。宁波市纺织服装创新云平台和智能家电物联网创新云平台等重大项目也正加速推进。
亮点纷呈,智博会充满期待
本届智博会将围绕“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的主题,分设展览展示、主题论坛、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智慧城市科普展、智博会签约仪式等四大板块活动,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设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探讨发展策略,开展项目对接和产业合作。
智博会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设1100个标准展位,分为智能通讯网络系统、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家居、两化融合、互联网金融、智慧能源、食品安全、软件与智能化展区等10大主题展区。届时将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华录集团、SAP、甲骨文、中兴通讯、东软等约3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会参展。同时,展会还将精选宁波的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重点行业应用试点项目,与现场观众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互动。
智博会主题论坛板块,将设1个高峰论坛和6个智慧行业应用高层论坛,研讨范围涵盖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航运、移动金融、食品安全追溯等领域。届时来自国内外嘉宾将通过演讲、交流、对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发展趋势、典型应用、业务模式、技术标准、政策体制机制创新等研讨,交流智慧城市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机制、理念和智慧应用项目建设及运营经验。
在智慧城市科普展方面,今年组委会特设400平方米的科普展,进一步展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亮点,让广大市民切身体验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等典型行业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据介绍,本届智博会期间,还将有一批有针对性、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应用合作项目和招商项目,签约落户宁波。
文 周松华 屠炯 版面图片由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