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对症下药抓整治
倒逼转型促提升

——写在全省旅游景区环境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之际

  对症下药抓整治

  倒逼转型促提升

  ——写在全省旅游景区环境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之际

  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4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在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大决策,成就了浙江旅游经济抢占先机,突飞猛进,领跑全国。国家旅游局总结提炼出旅游发展的“浙江模式”,并在全国推广。10年来,我省旅游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展示“两美浙江”的重要窗口。旅游业传统的“三驾马车”中,旅游景区是龙头,只有景区发展好,才能带动饭店、旅行社的发展。可以说旅游景区的提升发展事关浙江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国家标准,全省旅游行业通过抓产品创新、抓功能丰富、抓内涵提升、抓设施完善、抓环境美化、抓服务优化,创建了杭州西湖、桐乡乌镇、横店影视城、千岛湖、宋城等一大批5A、4A高等级景区,实现了品质大提升、市场大拓展、产业大升级,创造出中国旅游业的奇迹。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景区和乡村旅游还存在着层次不够高、环境不够美、管理不够到位、旅游服务不够优等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浙江旅游景区再提升,再发展,已刻不容缓。尤其在当前全省大力推进“两美浙江”、“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的关键时间,在这一轮旅游大改革、大发展、大机遇面前,我们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景区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景区环境整治促进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以景区提升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精品化、国际化、品质化景区的培育来全面推动旅游强省建设。

  从今年8月份开始,全省迅速开展旅游景区环境百日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整治旅游景区的违法建设、破坏环境、卫生脏乱等现象,争取全省A级景区实现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丢、乱刻、乱画、乱吐” 的“八乱”现象;实施景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产品业态、综合配套、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六方面全面提升,开创浙江旅游景区发展新局面;打好景区通景公路、标志标识、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游客流量监测和咨询投诉、安全监管系统等公共配套设施“六大软肋攻坚战”,大力提升景区公共服务水平。

  到2017年,争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0家,新增国家5A级景区5家以上、4A级景区30家以上;游客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总收入超过3亿元的大型综合景区和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精品特色景区各超过30个,旅游景区在国内外知名度得到较大提高,游客满意度超过90%。

  省委、省政府的“两美浙江”建设战略,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描绘了我省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勾勒出浙江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五水共治,治出浙江旅游发展的新环境;四边三化,化出浙江旅游发展的新景色;三改一拆,拆出浙江旅游发展的新空间。

  风起正是扬帆时,乘风破浪谱新篇。新一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召开,浙江旅游转型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响,浙江旅游人以培育万亿产业为目标,更加图强奋进,担当有为,为建设“两美浙江”做出新贡献。

  文 朱凤娟

  推进百日整治 服务两美建设

  ——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打造新环境、优化新景色、拓宽新空间

  7月7日,省委主要领导来到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检查环境整治,督查“三改一拆”等工作。领导留下的一句话让当地人印象非常深刻:“好山好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长期以来,我们搞景区建设,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墙内开花”却未“香及墙外”,抓好了景区内部建设,却忽视了景区周边的环境治理,导致我省多地出现“景区内部像欧洲,景区外部像非洲”的尴尬局面。这次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旅游工作时,明确提出“景区内外都要管”,这为我们下一步旅游景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景区整治,内部做好是分内事,同时,要将旅游景区的整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向周边村镇延伸,这样不仅扩大了景区的承载容量,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更让当地百姓真正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通过对景区周边村镇、景区主要旅游通道沿途两侧和出入口及景区内部违法建筑、污水河、臭水河、垃圾、厕所、裸露山体、建筑景观风貌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基本消灭景区内外环境“脏、乱、差”现象,建立完善景区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充分结合运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现有手段,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推进。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景区内外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有关单位职责,明确时间表、任务表、线路图,各司其职、协同推进,要把‘百日行动’和景区提升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号角一吹响,各地纷纷响应整治行动。

  杭州临安市,8月3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市长布置具体工作,书记作重要讲话,要求开展全市环境大整治百日行动;8月4日部署两个明查暗访小组进入各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用相机拍摄记录环境现状;8月7日全市旅游景区动员开展整治行动,重点强化老景区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建设和精品线路打造,争创“国家生态养生旅游试验区”;8月9日开展“城乡联动,万人参与”清洁大行动……

  “市里把这次行动当作再发展的机遇。”临安市旅游局局长帅建筑说,市委书记带领包括白沙村在内的全市几个重点乡村旅游村村支书到衢州开化、龙游等地考察学习。并牵头成立“太湖源精品线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农办、旅游、卫生等多部门“一把手”组成,按照“国际标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制定了完整的改造规划,对沿线景点从内到外80多处进行全方面整改提升。

  8月1日开始,湖州开展了全市旅游景区环境百日大整治,重点开展卫生秩序、景区资源保护、对外交通道路沿线破损山体修复、广告路牌规范、道路绿化美化工作,确保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符合国家标准,提升景区景观形象。德清县充分整合交通、水利、建设、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资源,专项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景区整治。

  在台州天台,县委、县政府提出“奋战一百天、形象大变样”。对全县28个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下达整治任务书,对景区周边村镇、乡村旅游点、上三高速天台出口、城区通往景区道路两侧、景区出入口及景区内部违章建筑、环境卫生、厕所、裸露山体、建筑景观风貌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基本消灭景区内外环境“脏、乱、差”现象,打响了“以环境整治推进全域景区化”的枪声。

  “景区品质提升是一场持久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丽水市相关负责人说,在丽水,除了开展旅游景区环境百日专项整治,全市正建立完善的景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要求各县区制定详实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整治活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如期完成整治任务;加强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旅游景区品质提升。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打造“精品化”、“国际化”、“品质化”景区

  正如省委主要领导在省旅游局调研时强调的,旅游不仅是建设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还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而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龙头和核心,事关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大局。未来三年,是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期,也是打造旅游万亿产业的关键期,更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提升期。

  浙江省旅游景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旨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美浙江”战略,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三化”原则,坚持整治、创建、提升并重,突出产品业态、内涵品质、综合功能、配套设施、管理服务、生态环境六大重点,推动旅游景区全面转型,提升旅游景区精品化、国际化、品质化水平,努力开创我省旅游景区发展新局面。所有这些工作,说到底就是让游客游得放心、开心、舒心,让百姓满意、受益。

  如果说“百日整治“是治标,那么“三年行动”就是治本,推进过程中,既要注重短期见效,又要立足长远,不能把景区整治当成一阵风,当作走过场。既要看你“百日整治”的成效,更要看你三年行动的落实。

  国际化。坚持用国际化理念引领,用国际一流标准和要求来打造景区产品、提升景区服务、优化景区环境、塑造景区品牌,加强国际旅游营销和市场拓展,不断增强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质化。坚持内涵式发展,以人为本,主客共享,深入挖掘、展示特色文化,注重建设标准化、管理细节化、服务人性化,加强景区软硬件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打响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提高游客景区游览的满意度。

  生态化。坚守生态保护的底线,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真山真水真空气、原汁原味原风情作为景区建设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使旅游景区,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助推“两美浙江”建设。

  加快提升产品业态

  加强资源整合,以产业融合为载体,不断丰富旅游元素、创造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业态、优化产品体系,推动景区转型升级,引导旅游景区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打造浙江旅游新亮点。

  加快提升综合功能

  着眼旅游“六要素”,以增加休闲度假功能为目标,突出强化景区游览、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功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景区综合消费附加值,不断增加旅游综合收入,努力推动旅游景区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收入转型。

  加快提升文化内涵

  充分依托景区的文化资源和深厚底蕴,着重做好挖掘、展示和体验文章,不断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让文化真正扎根在旅游景区之中,成为旅游景区的亮点和卖点,在全省培育打造一批复合型文化旅游景区。

  加快提升配套设施

  以游客更加满意为导向,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交通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提升旅游景区设施配套水平,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公共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游客为本、游客至上的观念,强化服务就是产品、服务就是形象的意识,想游客所想、急游客所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刚性服务为柔性服务,开展“景区服务品质年”、“美丽浙江”示范景区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旅游景区服务水平。

  加快提升环境质量

  按照零违法建筑、零水体污染、零卫生死角目标,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环境整治,突出整治景区内外的违章建筑、污水河、臭水河、垃圾、厕所、裸露山体、建筑景观风貌等六大重点。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对症下药抓整治
倒逼转型促提升
2014-09-11 浙江日报2014-09-1100011;浙江日报2014-09-1100012;浙江日报2014-09-1100009;浙江日报2014-09-1100014;浙江日报2014-09-1100016;浙江日报2014-09-1100019;浙江日报2014-09-1100023;浙江日报2014-09-1100017;浙江日报2014-09-1100018;浙江日报2014-09-1100022 2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