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银行业积极创新金融产品
多渠道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记者 杨军雄
本报讯 刚刚向永康农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没几天,就收到了该行发放的贷款,这让永康优实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浩有些出乎意料。“依据公司的信用评估和产品市场分析,银行就能这么快放款,过去很少见。”姚浩说,有了这笔贷款,企业能马上提高产能,提前完成全年订单了。
当前,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状况得到缓解。截至今年7月末,浙江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08%;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10.3万户,比年初增加5.4万户。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最新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占18.5%,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目前流动资金基本正常的企业占74.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面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省通过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强化小微企业增信和信息服务,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多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担保难、抵押难曾困扰小微企业融资。经营一家汽配厂的温州人赵先生就曾遭遇这样的烦恼,因为没有合适抵押物,一直筹不到转型升级资金。今年,他了解到浙商银行可以用农房做抵押,就提出了贷款申请。结果前后仅用了3天时间,就拿到了70多万元贷款。省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说:“除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外,我省还创新了排污权、商标权、商位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等为抵质押物的贷款产品,化解‘两难’问题。”
通过发展不需要任何担保(抵押、保证)的信用贷款,我省银行业从源头上减少小微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贷款总量全省最大的浙江农信系统,通过进村入企,充分掌握企业开工、生产、销售、现金流等第一手信息,为信用评定和发放贷款提供可靠依据,推广信用贷款。据统计,到今年6月末,浙江农信信用贷款余额达345亿元,增长81%。
我省还鼓励银行批量化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通过网点下沉,拓宽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6月末,全省(不含宁波)小微企业专营支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共计达116.2亿元。同时,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小微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发挥了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作用。
通过透明定价、让利免费等举措,我省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得到切实降低。泰隆银行对基本的结算手续费均采取减免政策,坚持“裸价让利”和“阳光利率”,让客户对一笔贷款所要付出的成本一目了然。从全省来看,小微企业资金财务负担明显降低,利息支出下降。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我省规下工业企业,银行年利息支出同比下降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