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舟山海蟹再现“白菜价”

首次试水电子商务,试解“丰产不丰收”窘境

  记者 谢国平 通讯员 翁盈昌

  又是一年蟹来时。

  今年夏秋季的舟山梭子蟹,又传来丰产的消息。可是与此同时,梭子蟹又遭遇价格一路走低的窘境。中秋假期,在舟山的大小市场,蟹摊前总是围满了争相购买的马大嫂们。差的五六元,好的十多元一斤,让食客们大快朵颐。然而,这对于每年交易量数十万吨的梭子蟹来说,本地的市场实在是杯水车薪。

  怎样让东海蟹走向四方?循着一只蟹的捕捞、运输、售卖的产业链条,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日均成交八百吨

  半数蟹商却亏损

  走进国内梭子蟹的主要交易区——舟山国际水产城,只见码头上,渔船上,到处是梭子蟹。港边,七八艘渔运船一字儿排开,渔民从船舱里,把一箩箩梭子蟹搬运到甲板上,通过滑道,输送到码头过磅;搬运工迅捷摆放在运输车上,装满后,快速驶向活鲜门市部……

  据市场管理人员介绍,在东海捕捞的梭子蟹基本在这里交易,这几天,每天有百万公斤的梭子蟹涌入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从8月1日开捕以来,舟山市沈家门水产交易市场8月份交易总量达22000余吨,梭子蟹日到港量最高达150万公斤,日均成交量为700吨至800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一间紧挨一间的活鲜门市部里,扎蟹女工十多人一组,把瘦蟹、死蟹和断膀缺腿的次蟹分拣出来,同时把优质蟹的一对像大钳的螯足用橡皮筋固定起来。梭子蟹扎好后打包,有的直接用冷冻车运到全国各地,有的在室内暂养池里暂养起来。

  “我24小时不间断连轴转,不过实在不赚钱。”经销户林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生意难做。做了多年活蟹交易的严女士坐在水产城14号门市部门口。“人家忙得热火朝天,你怎么不收货呀?”严女士指指旁边满地的死蟹,“近段时间各地市场销路不好。一个朋友运往北边销售,没卖出多少,三天亏了16万元。”

  经营户多,竞争激烈。再加上活蟹保鲜期短,本地容量有限,如果运往外地,七算八算算下来,经营户说,加上运费反而要亏的。做了13年梭子蟹生意的安徽籍李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全国各地高档饭店酒店生意疲软,不像过去,梭子蟹越贵越有人买。据舟山国际水产城商会秘书长朱全平介绍,该市场共有经销梭子蟹的经营户144户,约一半左右处于亏损状态。

  捕蟹村里赋闲多

  撒开渔网难保本

  海中蟹多,照理渔民们会感到很高兴。然而,记者见到的却是他们忧虑的样子。“捕吧,要亏本,不捕吧,每天在家呆着也不是个事。”在舟山最大的捕蟹专业村——朱家尖月岙村,“浙普渔42101”船老大老王无奈地说。

  村边渔港里,静静地泊着十来艘渔船。“这些渔船都是阿拉一组的,已停了一星期了。老婆孩子、这么多船工,都等着要吃饭哩。”老王说,8月1日以来,他几次出海,每次都是亏本,“蟹收购价低的时候只有二三元一斤,高的也不过七八元。总体来说,每斤比去年低了二三元,而柴油、人工等成本在提高,你说能不亏吗?8月份我亏了二十多万元呢。”

  “浙普渔42155”船老大张玲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出海,每次撒网平均捕获5000斤蟹计算,一次撒下去的其实是上千顶网,以通常情况1200顶计,每顶的成本10元钱,再加上船上的14名人工以及其他支出,每撒一次网的总成本在25000元以上。那么也就是说,以一网5000斤计算,每斤梭子蟹要卖到5元钱才能保本。

  渔老大王红兵说:“以前梭子蟹虽然产量少,但是价格卖得比今年高,所以渔民还能赚钱。但是现在产量高了,我们却要亏本了,原因就是收购价格太低了。”据村干部介绍,月岙全村一千余居民拥有近百艘渔船,且大多数都是专捕海蟹的流刺网船。“今年好多渔船都是捕一阵,休息一阵。”

  一些新造捕蟹船的渔民更是忧愁。“去年,阿拉东借西贷花了600万造了捕蟹船,没想到今年生意这么难做,这可如何是好?”一位岱山渔民说。据了解,去年岱山更新建造了捕蟹船70余艘,为舟山市之最。“这些新船今年投入捕捞,却遭遇了如此情况,对渔民的打击是很大的。”渔业管理部门人士说。

  增殖放流生长快

  “蟹将军”怎样“横行”

  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这两年为何梭子蟹这么多?

  为此,记者走访了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周永东认为,梭子蟹的旺发,与近几年的增殖放流和伏季休渔有很大关系。“这几年,设立了抱卵梭子蟹的禁渔期,延长休渔时间和增加休渔的捕捞作业范围,给了梭子蟹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2004年后我省就开始实施的增殖放流,更是对梭子蟹的持续旺发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周永东告诉记者,近三年我省在东海渔场放流蟹苗约一亿三千万尾。“蟹繁殖速度快,一般一年即可成蟹,再加上这两年海洋的温度、盐份浓度适宜,所以梭子蟹容易旺发。”周永东解释说,相较于鱼类的成长,处在食物链近底层的蟹资源相对更容易修复。“这几年也连续对大黄鱼实行增殖放流,但效果不如蟹明显。这是因为大黄鱼处于食物链的高层,寿命有二十来年,一年才长50克,三年才性成熟,在渔船的重重围困之下是很难成为漏网之鱼的。所以梭子蟹的资源补充和恢复速度,比大黄鱼等生命周期较长的鱼类要快。”

  如何破解“丰产不丰收”的窘境?业内人士支招说,比如实行合理捕捞,科学捕捞,现在蟹普遍较瘦,如果放到秋冬季来捕获,菊黄蟹肥,则经济价值会更高;由于前期的大肆捕捞,而往往到冬季就无蟹可捕了。创新加工工艺,加大科研,对梭子蟹实行综合利用。拓宽销售渠道,让东海蟹游向四面八方……

  “对此,我们也在尝试网络销售。”据介绍,舟山市商务局联合阿里巴巴淘宝网策划“2014年舟山梭子蟹网上售卖活动”,已组建专业运营商团队,预计在9月16日东海全面开捕后正式上线。

  “虽然是舟山梭子蟹首次试水电子商务,但我们力求把最好的蟹送到全国百姓的餐桌上。”据了解,在5天的活动时间内,每天都将推出500公斤的预售。长三角江浙沪3省市10个城市及京津广等一线城市为首批配送城市,确保24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中。之后,就将转入线上的日常销售。“将来,我们还将考虑采用航空运输,这样舟山海鲜就可配送到全国。”

  “蟹将军”,期待突出重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舟山海蟹再现“白菜价” 2014-09-09 3607715 2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