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让孝不再沉重

  梁国瑞

  开学季,各类关于学校和学生的新闻纷呈报端。祥和欢快的气氛中,也有一些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

  在台州临海,13岁的史晶红,父亲常年在外,母亲身患残疾,为了照顾母亲并兼顾学业,不得不“带着母亲去上学”;在山东肥城,刚考上大学的男孩,也是“背”起母亲进校园。当地媒体采访发现,他从高中就开始“背”母亲上学了;在江苏淮安,15岁的夏倩倩,父亲病逝母亲出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带着奶奶上学……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马无欺母之心。“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们对父母不离不弃的孝行更加令人感动。但这种“尽孝”方式,却值得全社会反思。

  孩子们的这般尽孝,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一个经典案例。1935年,一位老太太为喂养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被迫去偷面包,被法官判罚10美元。审判结束后,纽约市长拉古迪亚从旁听席上站起身,脱下帽子并放进10美元,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50美分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

  事有国界而情理相似。如今,生活在一个需要“孩子背着父母长辈上学”的城市,我们是否也该汗颜?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这些新闻见诸报端以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孩子们所在的学校也尽可能地给予了帮助。但更该反思的是,社会保障体系除了低保普惠之外,还能给予这些“寒门”哪些帮助和温暖?除了让他们达到最基本的“吃饱饭”、“有书读”之外,能否再考虑到家庭的其他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希望今后,悲情尽孝的新闻不再出现,所有寒门学子得以安心入学。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让孝不再沉重 2014-09-05 3609064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