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农民投身有机农场——
“慢生长”的馈赠
记者 陆遥 通讯员 赵方正
本报讯 雨后,一大片绿油油的共生稻田还沾着露珠,奶牛在牧场上悠闲漫步,连片的钢架大棚里种满了蔬果,远处的茶园生机勃勃……在德清莫干山脚下的劳岭村内,一家有机农场吸引了周边游客的注意。
“农场目前投资5000多万元,一期项目的2000亩土地经过3年的休耕期,在还原土地的同时也确保了有机。”浙江义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郑福珍介绍,“我们的产品有3个理念:选用本地种子,自己堆肥留种,将有机蔬菜本地化,另外因地制宜利用周边设施。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作为生态循环链,让农场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58岁的钟建民是劳岭村的村民。2011年,他听人说有家企业要来村里承包土地,搞有机农场,还不理解。“什么有机,不会是骗人的吧?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水稻能长得好吗?”带着这样的疑问,2011年4月,他成为了义远有机农场的农夫。
现在,他已经是这里的“资深员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8天,耕作、除草、喂牛,各种岗位游刃有余,和这片共生稻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农场之前‘荒’了3年,听说是为了改良土质。我们种了紫云英,在花开得最盛的时候翻进土里作绿肥,还原了我小时候的种植方式。”钟建民说,过去的土地都很肥沃,随着化肥农药的滥用,植被逐渐被破坏,土地也失去了活力,正是这种原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吸引他来义远有机农场工作。
“古语道:立秋处暑耕作忙。这段时间连续大雨,还好小苗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仍然健康茁壮地成长着,只要苗儿长得好,新的希望就不会少。”这是义远有机农场生产管理部经理杨金波发在网上的“农夫札记”。
找到“农夫”的时候,这位黝黑而质朴的年轻人,正认真查看着自己刚培育的小番茄盆栽。
杨金波大学学的是农业,谈起专业来头头是道。“我们的800亩稻田选用特殊的共生模式,将鸭、蛙、蟹、鱼和水稻一起养殖,再引流莫干山的水源灌溉,它们为水稻除虫施肥,增加水的溶氧量,让水质更加温和,生长环境也更加健康。工业时代‘攫取—制造—废弃’的线性生产系统,带来的是不可逆转的毁灭,而自然的道德体系从来都是保护、关爱和不断地投资未来。”
“按照2000亩面积来算,一般农场只要10到20个工人就已足够,但我们最多时雇了200多人,带动周边一大批农户就业。”杨金波举了个例子,“面对稻田杂草,一般都是洒洒除草剂,我们却雇了很多人来手工除草,人工成本自然要高出许多。”所幸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产量不高,但去年收获的鸭稻共生米特别甘香可口,营养丰富。
除了有机农场的经营和农业领域的开拓,义远生态农业还将生态有机理念深入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每年,义远有机农场的会员都会进行体验活动,现场参与农事体验,不知不觉地将有机概念带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