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六记
——追寻浙江干部的援青足迹
本报记者 沈建波 叶海
因为一位大唐公主的驻足,1300多年来,青海日月山名垂史册。
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集。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当年文成公主在此回望长安,毅然西行,留下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
今天,一批来自浙江的援青干部,同样翻越日月山、绕行青海湖,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纵使亲情别离,他们捧着一颗心来,在广袤神秘的柴达木盆地,默默续写西部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在海西60周年州庆前夕,记者穿行戈壁荒原,追寻浙江援青干部的西域足迹。
骏马驰骋草原上
8月12日,天峻
《骏马驰骋在天峻草原上》是青海卫视一部时长20多分钟的专题片,主人公为天峻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善燧,一位来自宁波的援青干部。
片中说,“为熟悉情况、理清思路,这名42岁的援青干部,不到两个月就跑遍天峻的10个乡镇”。
面积近2.6万平方公里的天峻县,区域相当于四分之一个浙江省,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从徐善燧脸上的“高原红”,可知其中的不易和艰辛。
在这个纯牧业县,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徐善燧援青一年多来的要务,每周都要去牧区走访。
驱车一小时,我们跟随徐善燧来到江河镇,副镇长诺日尖措老远就亲热地打招呼。在他眼里,徐善燧是个不知疲倦的人,“心胸像草原一样开阔,里面装着牧民”。
江河水源不足,牧民要到5公里外去背水,徐善燧心里阵阵难受,发动人们历时半个月找到两处水源,帮500多名牧民和两万头牲畜解决了饮水难题;两家牧业合作社经营困难,徐善燧用70万元援青资金买来140头牦牛,鼓励牧民以草场和牛羊入股,通过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增收。
试点高原生态鸡养殖,办起藏族用品加工厂,募来32万元过冬衣物……徐善燧一路奔波,案头摆着一份3年援青计划。他说:“不干出成绩,无颜见江东父老。”
我有一个梦
8月13日,乌兰
在蒙古语中,乌兰意为“红色”,但对各地游客而言,印象更深的是一片白色的茶卡盐湖。
“这里令人向往!”来自安吉的乌兰县委常委、副县长杨长海,用诗意的语言向我们描绘这个占地105平方公里的盐湖:天蓝云白、雪山莽苍,倒映在洁净的湖面,如明镜映照天空,白云在脚下飘移,雪山在水中荡漾……
看得出来,杨长海深深爱上了这块土地。
来到乌兰,谁都会醉心于这里的奇山异水。而在这位分管旅游的副县长眼中,幽深的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奇特的金子海、有700多年历史的都兰寺,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杨长海也有遗憾,乌兰如此美景,每年只有30万名游客,远低于安吉的千万客流,提升旅游业时不我待。
在他的建议下,今年5月乌兰县召开首次旅游业发展大会,成立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旅游发展总公司,统筹发展旅游业,还拿出200万元扶持旅游企业。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浙江将在3年内投入500万元,编制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景点基础设施。
经杨长海牵线,已有浙商前来茶卡考察,准备投入两亿元开发盐湖旅游。他悄悄透露:“我有一个梦,把茶卡盐湖打造成世界级景区!”
今夜,我在德令哈
8月14日,德令哈
德令哈,海西州州府,人称“金色的世界”。
这座高原小城,因诗人海子的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闻名。夜色笼罩下,诗人只有戈壁和孤独。
去年7月,我省第二批援青干部来到海西,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0岁。独在异乡,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无法不让人感到煎熬。
一名援青干部说:“白天忙忙碌碌,夜深人静时就会感到海子般的孤独。”他的儿子上高中,正处“叛逆期”,有时妻子半夜打电话来哭诉,他只能默默聆听,“那一刻,心里只有歉疚”。
援建办副主任黄国勇不会忘记,今年4月远在龙泉的外婆去世,他连续搭大巴、乘飞机,24小时后才赶到,“这一路,内心的忧伤无人可诉”。
可是,他们更有理由骄傲。一年多来,实施援青项目48个,安排援青资金2.4亿多元,为海西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
斑斓的巴音河夜色,勾起无数乡愁。而他们,只能用微信、微博记录心情,与远方的亲朋分享。
一个月前,德令哈难得下了场雨,指挥长陈伟触景生情,在微信中写道:“高原的雨,特别的很,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繁密,没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飘逸,没有夜阑卧听风吹雨的雄浑,没有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幽怨,也没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禅思,更多感受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
这,就是援青干部的情怀。
冷湖,并不冷
8月15日,冷湖
冷湖,看上去很冷。
“进入冷湖,天上不见鸟,地上不见草,风吹石头跑。”冷湖工委书记朱元波这样介绍当地风貌。这个海西州的直辖镇,西接新疆罗布泊,北距敦煌240公里,1.8万平方公里区域全是戈壁沙漠,年均气温不到3℃。
一路上,我们早被粗犷的大漠孤烟震撼。来自武义的援青干部应国武和余国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但在他们的叙述中,我们领略更多的,是这块贫瘠土地上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这里也曾辉煌过。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批开拓者来到这片亘古荒原,搭起一座帐篷城市,10万热血青年战风斗沙,揭开了柴达木石油开发的序幕,把这里建设成为当时的全国四大油田之一。随着石油枯竭,冷湖渐渐陨落。如今,这座荒漠孤城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繁华不及江南小镇,所有物品得从外地采购,停水断电更是家常便饭。
但冷湖人依然在坚守。朱元波说,这里盐湖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气田,“感谢浙江人民,不断改善这里的生活条件,使我们有更大的勇气继续坚守”。
近几年,浙江投入2000多万元,在冷湖新建学校和医院等设施。针对当地风沙猛烈的问题,援青干部落实1000万元资金,即将动工建设一个封闭式的大型综合市场,到时人们可自由自在地购物、娱乐、休闲。
这些天,援青干部正忙于这项工程。应国武说:“生活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能咬牙坚持。想起当年的柴达木精神,真让人热血沸腾。”
冷湖,并不冷。
温暖,来自东海之滨
8月16日,都兰
时光流转,高原牧民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
一路行进,常看到他们骑着摩托、驾着小车,在草原上放牛驱羊。这也导致交通事故多发,而当地医疗条件简陋,急需改善。
午后,我们赶到都兰县人民医院。来自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吴纯西等医生,正给病人做手术。这个月,他们已抢救了5名重伤员。
“在浙江医生帮助下,我们的重症监护室‘复活’了。”副院长刁英介绍,这里的医生不会使用呼吸机,又缺麻醉机,重症监护室建了四五年一直没用过。援青干部发现后,主动牵线搭桥,从此浙江医生每年都来帮扶。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心静脉穿刺……通过临床诊疗、师徒结对、手术示教、讲座培训,浙江医生授业解惑,带出了一批骨干。重症监护室启用,使这家医院通过评审,成为全省6个州中唯一的县级二甲医院。刁英说:“对10万都兰人来说,浙江医生送来了福音。”
通过智力援青,增强海西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正是浙江援青工作的特色。4年多来,浙江安排经费2800万元,帮助海西1.1万人次培训、挂职和进修,其中赴浙3000余人次。
都兰在蒙古语中代表“温暖”,而这暖意,也来自遥远的东海之滨。
不破楼兰终不还
8月17日,格尔木
在格尔木远眺巍巍昆仑,更能感受到“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的不凡气度。
这个高原工业城,因60年前开发柴达木盆地而崛起。如今,凭借丰富矿产资源和重要战略地位,这里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
现代化的城市、强劲的工业经济,浙江援青干部有欣喜更有压力:如何在西部开发的大场面中,增添更多浙江元素?在高原上建设浙江工业园的规划令人振奋,工业园分设南北两区,一个在德令哈,另一个就在格尔木。
来自温州的援青干部郑海华,饶有兴致地带我们参观这个占地60多亩的园区。他介绍,今年将投入800万元,用于企业孵化器和道路、水电、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预计3年建成工业园。
眼下,招商引资已经启动。援青干部的目光盯上了实力雄厚的浙商群体,马不停蹄地对接各地浙江商会,推动浙商企业参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开发。
今年4月,浙商企业、青海联大化工科技公司成为首家入驻企业。董事长余荣华与园区签订协议,决定投资4800万元,建设年产3.7万吨的碳酸镁项目。
此后,又有10多家浙商企业跃跃欲试,准备落户,一名韩国商人也慕名前来洽谈。郑海华说:“相信我们的汗水,一定能浇灌好浙江工业园这颗高原明珠。”
言语中,透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