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中国风

强化基层宣传文化“最后一公里”服务

下城居民乐享社区“文化大礼堂”

  强化基层宣传文化“最后一公里”服务

  下城居民乐享社区

  文 马悦 郑斌 刘国柱

  从街边的一棵老树,到老宅里拆下的一片屋瓦,这些记忆里的碎片,统统都被收进了社区的专属陈列室里。

  “光荣墙”里,身边英雄的正能量,让广大群众深受感染;道德讲堂里,周围的榜样带头宣讲,叙述着平凡生活里的不平凡点滴。

  遨游在图书室、数字阅览室的书海里,沉浸在舞蹈、书画、器乐、摄影、评书、戏剧、声乐等艺术课堂,体验便民的运动休闲器械。这些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享受到……

  “我们的社区文化综合体就相当于农村的文化礼堂,虽然我们的室内场地最大的只有2000平方米,但是我们利用公园等延伸空间,为社区居民精心打造了一个集教育、历史展示、传播、娱乐等多彩元素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尽力强化基层宣传文化‘最后一公里’服务。”下城区宣传部负责人如是说。

  在下城区的8个街道,这样的社区文化综合体正在加速建成,目前已有潮鸣、朝晖、文晖、长庆等街道的社区文化综合体率先投入使用。今年,下城区明确提出把“社区文化综合体”建设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建好社区学堂、书屋、乐园,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已有潮鸣、朝晖、文晖、长庆4个街道的社区文化综合体率先投入使用,今后,62万下城人可以随时走进家门口的文化综合体里,乐享丰富的文化资源。

身边故事——

找寻历史记忆 发现身边榜样

  “你看,这里的墙有三种不同年代的墙体。”顺着居民陆洁手指的方向,在潮鸣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里,保留着装修时发现的历史痕迹——黄泥砖、红砖、煤渣制砖,透过玻璃保护罩,呈现在居民面前的是一段段记忆文化。

  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飞快,人们还来不及细细捕捉这些让人回味的历史碎片,通过挖掘整理这些社区历史文化遗存、社区发展印记、社区人文自然景观等,下城区因地制宜,在综合体周围为百姓拾捡起一片片美好记忆。

  生活在综合体的街边巷弄里,随处的一座桥、一条河、一棵老树都是年轻时的记忆,叩响着思绪。天水的唐经幢、武林的沙孟海书法墙、长庆的丝绸文化、潮鸣的刀茅巷变迁、朝晖的银杏林、文晖的杭锅工业遗存、东新的城北体育公园、石桥的农居点变迁……都融入进社区文化综合体内。

  拍摄一张照片、制作一段视频、撰写一篇文字故事,在长庆街道的社区文化综合体里,一片“小家”风采墙上,晒出了社区居民们的家风、家训,还把优秀家风、家训汇编成册,分发给社区百姓,共享自家风采。

  下城区的8个街道内都设置了“好人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等等,榜单上不断更新着身边的好人好事,传递着正能量。平民英雄、身边榜样走进了文化综合体里,走上道德讲堂、走进居民中间,讲述着自己和身边的励志动人故事。

  据了解,下城区的社区文化综合体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着眼于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用国学经典引导市民的文明言行,激发市民为实现“中国梦的杭州篇章”激情创业,丰富心灵世界,弘扬文明新风。

精神家园——

练学歌舞书画 乐享艺术殿堂

  伴着悠扬的乐曲声,走进三层的潮鸣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眼前一派热闹场景:排练厅里,脚步轻盈的阿姨们正拂袖曼舞;书画室里,老汉们专注地挥毫泼墨;阅览室内,老人们结伴阅读保健书籍;上网区里,大伯们正查看着国外的保健方法……还有间稀奇的小屋子——录音棚,棚内的专业设备吸引不少居民自己创作音乐、录制音乐碟片、配音等等。

  眼下,率先投入使用的潮鸣、朝晖、文晖、长庆4个街道的社区文化综合体已成为市民乐享的“艺术殿堂”,书画、器乐、戏剧等艺术爱好者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探讨,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全区的8个街道485支文化团队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普通市民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增强了市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亲近感、参与感和愉悦感。

  在朝晖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内,楼上排练厅里不时传来优美动听的歌声“谁是最美的人,是你是我是他,就在身边,天天遇见,平凡也是一种灿烂……”社工和居民们经常参与排练大合唱《谁是最美的人》等歌曲;楼下评书台上讲书人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台下观众目不转睛、细细聆听,评书艺人吴耀祥从史上的“岳飞抗金”到抗战时期的“西安事变”,再到杭州平民英雄、朝晖街道“最美”人物邵中国,借用艺术手段生动诠释了“同心思想”,百姓们赞不绝口。

  借助独有的公园环境,朝晖街道利用起了户外空间,打造出公园里的文化交流场所。临近中午时分,公园里依旧人气旺,循着婉转悠扬的乐曲声而去,假山上的戏文亭里,越剧票友们正围拢切磋着曲艺技巧。

  文晖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里引进了杭州油画院(筹)、潘鸿海油画工作室等优质艺术资源,让“高大上”的优雅文化走近了老百姓的生活里,努力实现文化“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

休闲天地——

活力青年也爱上文化综合体

  这里不仅仅是老年人的活动天地,在下城区的社区文化综合体里,时常能捕捉到年轻人的身影。

  住在现代雅苑的小伙子程见,最近一直很着迷社区文化综合体里的体育健身设备。“真是太方便了,晚上、周末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关键还不收钱。”程见一边挥汗享受着运动的喜悦,一边笑眯眯地说。在文晖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里,既有适合中老年的按摩椅、脊椎牵引器、上肢牵引康复器等,更有适合年轻人的电动跑步机、动感单车、综合训练器等。

  文晖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还吸引了周围的楼宇社团,在拓展楼宇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元素和新活力。今年以来,文晖街道举办了书画交流圆桌会、“吾绘吾家——我心中的文明城市”等系列活动为楼宇白领提供活动和交流平台,丰富了楼宇白领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室内没有健身活动的空间,潮鸣街道把辖区内的户外园林健身点串联起来,绘制出一张详实的“文体地图”。另外,今年下半年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也在“文体地图”的反面一一列出。正准备减肥的小伙子小赵笑着说,“以后就在家门口锻炼了,跑步跑到哪儿都能有器械锻炼一下。”

  今年以来,下城区不断提升现有图书室水平,实行“一证通”服务,增加藏书量,提高借阅率,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同时,通过“绿网工程”,设立了网上学习点,点点鼠标就能获得信息知识。

  “一想到家门口就有学学练练的地方,就感到无比幸福,孩子可以在这里安静看书,我就在旁边健身运动。”带着孩子到文晖街道社区文化综合体体验的居民林昱笑着说。


浙江日报 天下·中国风 00006 下城居民乐享社区“文化大礼堂” 2014-08-26 浙江日报2014-08-2600006;浙江日报2014-08-2600022;浙江日报2014-08-2600023;浙江日报2014-08-2600026;浙江日报2014-08-2600025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